柳春娘拿了装着水的竹筒给齐筝挎上,又拿出了一顶小草帽给她戴到脑袋上,小小声道:“要是有什么事就躲你爹身后,大声喊我们。”

齐筝跳下牛车,对她摆了摆手,“知道了娘,遇到事情我会让爹先扛的。”

齐大柱:???

不是,虽然他作为父亲,遇到事的确该挡在孩子前面,可怎么听着就是怪怪的?

一大一小顶着炎炎烈日,慢慢走向齐雷说的那个村子。

而齐雷和暗一几人远远跟在后面,在他们走进村子的时候,就寻了个土坡趴成一排,举着望远镜牢牢注视着那边的情况。

村子不大,看起来也很穷,村口有一棵干枯的老槐树。

槐树底下有个石磨,旁边坐着几个瘦骨嶙峋的老者,身上的衣裳打着好些个补丁。

看到父女二人,那些个老者都露出好奇的眼神。

“你们是打哪儿来的?”其中年长的那个率先开了口。

他头发已经全白,双眼浑浊,脸上的皱纹深如沟壑。

齐大柱笑着开口,学着之前周成材那个读书人一样,对这些老者行了一礼,“各位老丈,我们是从祁州过来的,想跟各位打听一下这并州是个什么情形。”

瞧见他行的这礼,那老者挑了挑眉,“哟,敢情还是个读书人。”

齐大柱赶忙出声解释,“只是勉强识得几个字而已,请问老丈,这并州现在是个什么光景?”

老者摇了摇头,“我们就是一群大字不识一个的山野乡民,去过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这永光县的县城,你要是问我并州,我不知道。”

“不过我可以跟你说说永光县,因为我们村里有个后生就在县城的学堂读书。”

这话一出,齐大柱顿时眼神一亮,再次拱手一礼,“多谢老丈。”

……

……

“咱们这永光县一共有十七个镇,八十五个村,在并州的县城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不过,受旱灾影响,已经有好些村子准备迁往南边了。”

“我们倒是也想过要迁走,不过前头几天听村里那个在县城读书的后生说了,县衙贴了公告,说朝廷的赈灾粮已经在路上,所以大家伙准备再等等。”

“毕竟故土难离嘛。”

老者抚着自己的胡须,慢条斯理把自己知道的事说了出来。

齐大柱点了点头,也就是说,这并州并没有乱,朝廷也已经开始赈灾。

但齐筝对朝廷赈灾这个事并没有抱多大希望。

看来是时候让蒋慧如跟自己摊牌了。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她得先了解了解自己的对手们是什么样的才行。

齐大柱又跟那老者闲聊了几句,父女俩转身离开,齐筝自始至终都没有说一句话。

待她们走后,老者立即站起身来,“快去通知各家,咱们之后不能往南走了。”

另外几名老者疑惑望着他,不知道为什么要突然改计划。

“你没听他说的吗?他们是从祁州来的,祁州离南边更近,他们为什么不往南,而偏偏要往咱们这边走?那必然是因为南边更乱!”

“别废话了,赶紧家去!跟家里人好好说一说!”

回到队伍,齐筝叫了蒋慧如出来,去了旁边一片荒林。

蒋慧如注意到她的表情,不安地捏紧了衣摆。

到了荒林,待看不到齐家村的队伍了,齐筝才停下了脚步。

“你上辈子是怎么死的?”

齐筝一开口,蒋慧如便惊得后退几步,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她瞪大眼睛,望着居高临下睥睨着她的齐筝,浑身的汗毛“唰”一下就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