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他还只是一个孩子。
想到这里,满腹委屈再压抑不住,太子在慕卓宁怀中无声哭泣。
他都快忘了,自己还只是个孩子。
他还有父皇和眼前的母亲可以依靠。
他原以为自己足够坚强,却在悲伤面前被轻易打败。
“你说得对,”
慕卓宁一下一下轻抚着太子的背,说道。
“杀母之仇,不共戴天,”
“你若不为母报仇,天理不容。”
“没什么可纠结的。”
听到这话,太子终于哇哇地哭出了声。
像是发泄出了多日以来的怨和郁。
等太子哭够了,慕卓宁才扶起他,轻轻替他擦去眼泪,道。
“我曾想过,要带你出宫。”
“衮州城外那一片小小庄园,你也见过。”
“便是你母亲我想要归老之处。”
“我想,你若是在那里,做一个闲散之人,”
“同你舅舅那样,行走天下,是不是便能顺遂一生。”
她顿了顿,接着说道。
“我知道你父亲对你委以重任。”
“时至今日,宫中仍无能接替你之人。”
“作为母亲,我虽怕你高处不胜寒,却从未问过你的意思。”
“如今,我真心问你一句,”
“你是如何想的?”
不知从何时起,太子就知道,这段对话迟早要发生。
他一直知道,母亲是心向自由的。
待一切平定后,她必定要出宫。
作为儿子,他曾无数次同他父皇一起努力,希望将母亲留在宫中。
可他,似乎也忽略了母亲的真意。
如今,慕卓宁问他,太子认真地想了想,说道。
“母亲曾说,若儿臣为君,必要为万民请命。”
“在小黄庄时,在瘟疫到来时,儿臣都从未忘记母亲的教诲,”
“尝试着以民为先。”
“但结果,儿臣还是做得不够好。”
“那时,儿臣也曾自我怀疑,是不是儿臣真的不够好……”
慕卓宁摇摇头,道。
“不,你能这么想,已经很不错了。”
“只是,为君之道,从来都不是易事。”
太子正色,从慕卓宁怀中挣脱出来,跪在她面前说道。
“母亲,虽然不够好,”
“但儿臣还是想尝试。”
“哪怕终其一生不得法,哪怕付出生命作为代价,”
“儿臣还是希望,为天下万民,尽一分绵薄之力。”
太子这话,深深触动了慕卓宁的心,也似乎在她意料之中。
生而为天子血脉,或许从最初诞生起,就承载着一般人无法比拟的命运。
皇上曾不止一次对慕卓宁感叹过。
珏儿虽年幼,却极肖似他,是接位最好的人选。
皇上仍在盛年,多年栽培之下,明珏说不定也能成一派流芳帝王。
太子叩下头去,诚恳地说道。
“儿臣与母亲虽相处时日尚短,但情义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