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外面站着的荆泽琛,连个眼神都没给他。

明岚也回了一个礼貌微笑,“单同志。”

单语诗定定地看着她好一会,忽地扭过头,像在生闷气。

明岚不解。

女人心,海底针。

但无碍,她又不捞。

半年前,三六团队的武器设计部分已经完成了对接任务,并且整个团队的实力大涨。

杨文斌那张严肃的黑脸都绷不住了,连着好几天笑得太阳还灿烂,为此特地为她申请了一笔指导经费,并且承诺以后只要是她的项目,他们优先配合。

单语诗离开前,还特地跑来家属院,大声喊着,“我承认,你很优秀,我比不上你,我以后再也不纠缠荆泽琛了。”

然后就跑了。

跑了。

徒留下她一脸茫然面对着邻居婶子们那熊熊燃烧的八卦之火。

当时的明岚脑门掉下几条黑线。

因此单语诗给明岚留下了标签:莫名其妙的女人。

另一个是火车上软卧对面那个看着他们欲言又止一路上的眼镜男。

眼镜男眼神古怪地打量着她,不过态度挺友好的。

“明工你好,我们还真有缘分,竟然坐上了同一辆软卧上。我叫应为,今年33岁,来自S省,是S省大学物理教授。”

“明工你好,我叫边正诚,35岁,是第一研究所的工程师。近年来的项目都围绕着如何提升雷达技术并且应用到各个行业 ,听说你在舰艇设计中的雷达技术有独到见解,不知道我们能否共同讨论一下?”

边正诚是个沉稳的老大哥,一双小眼睛,头发稀疏,却非常和善。

明岚觉得很亲切,泸洋研究所很多工程师都是这般热心研究,当即点头,“好呀。”

团队最后一人是薛开朗,25岁,他留着中分发型,看起来很帅气,气质带点痞气,就是一看就觉得很有才华的那种人。

薛开朗咧出一口大白牙,打碎了那抹帅气,憨憨的,“明工,我在第一研究所任职工程师,主要方向是系统开发与集成,我听说你带的一个研究员,也是学这块的,希望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能有幸得到你的指导。”

他可听得太多明岚有多厉害,得知明岚也会参赛,所里好些同事都羡慕死他了。

此次,他们的带队教练是云院长以及一名海外留学归国教授,杜霄,45岁,目前在J大任物理与机械工程大学教授,在海外曾多次参加过国际竞赛,很熟悉流程。

云院长笑眯眯地介绍,“你们都在这里参加了杜教授四个月的集训,对于我跟杜教授都已经很熟悉了。明岚虽然没有参加集训,但她在物理与机械工程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输我们在座的每一人,这也是为什么她不参与你们的集训。”

应为蹙了蹙眉,很是不服气。

他当教授四年,培养出来无数的大学生,带队参加不少区域大学生比赛,研究过好些竞赛实操。

一个十九岁的小姑娘,知识储备再厉害,能厉害过他?

但见其他人没说话,想到好友说的话,他便也忍了。

算了,有些人就是短视,他得大度点。

又听云院长宣布,“按往年的竞赛内容,一般都是团队合作在五天内完成一个方案,因此团队的队长位置至关重要。根据你们的能力以及项目经验,我跟杜教授一致决定,队长位置就由明岚明同志担任。”

“什么?!”应为跳起来。

他刚心里本就憋着不服气,队长更是视为囊中之物,现在告诉他,他的囊中之物被抢了!

一个19岁的小姑娘,天赋有余,处事经验不足,怎么能当队长!

开什么国际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