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语诗悲愤的表情裂开,她认真打量着明岚。

好,好,好。

人家就是真的单纯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单语诗:!!!

莫名憋屈。

“就,你不是要参加国际比赛和科学天才将赛,我也是团队的一员。”

明岚恍然大悟,“所以,你又是从哪里听到的谣言?”

单语诗愕然,声音拔高,“谣言?你是说你不参加?为什么?”

明岚做停止手势,“停止你的任何想象。”

“我就单纯想问,你从哪里听到我要参加比赛的事。”

单语诗张了张嘴,最后木着脸,“整个京市圈子里都传遍了,说谁都可以不参加,但你不可能不参加。毕竟你是科研界年轻第一人。”

明岚点头。

好。

很好。

不仅把她架得高高的,还先给她拉了一泼仇恨值。

单语诗也是反应过来,“那你到底要参加还是不参加?”

明岚背着手,一脸严肃认真,“这种事不是我想参加就参加,我们都要等组织的审核!”

甩锅就走。

祁院长? 组织一脸愕然。

单语诗不满地看着祁院长,“院长,不说咱们泸洋岛的工程师都尊明工为老师。以我的了解,整个国内科研界,除了顾老,明工说是科研界第一人并不为过,为什么你还要卡她审核?”

祁院长:……

祁院长委屈,祁院长不说。

*

明岚很快投入忙碌中。

舰艇设计早已进入正式的轨道,虽然目前研究所没有全工况测试平台,但明岚心中早有成算,大部分时候看一眼就知道问题所在,因此她成了研究所的人形移动测试平台。

平时里,一些琐碎事都没舍得让她动手。

她的角色在潜移默化中早已定位为导师,专门指导他们整体项目的进行。

一个十九岁的少女指导一个军工项目的进行,传到外面都令人惊骇,但在这座小岛,在这个偏远的研究所里,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有什么问题。

因此明岚得以抽身出来研究光刻机项目。

她没跟别人说,连祁院长都不知道。

祁院长只知道她在忙着什么,若真的知道,下巴都得惊掉下来。

整个京市第一个研究所,团队无数,资源倾斜,耗费了十年的时间,做出来的光刻机还远落后国际的水平,而在这么一个偏僻的研究所,她就这么一声不吭,说干就干!

明岚她并没有做过光刻机,也没拆解过,虽然她有用过后世的光刻机。

实际上,后世的光刻机因为成本极高,国内已经出了几种成熟的替代的方案。

虽然吞吐量以及制程没光刻机高,但胜在成本体积等方面都极有优势,牢牢占据了中端低端市场。

其实目前第一研究所的光刻机落后于国际水平,但也不是追不上,主要限制在于工业基础太差,缺乏高端光学材料、精密机械配套,量产是个大问题。

因此明岚第一步是研究满足光刻机设备的透光性、热稳定性需求的高纯度石英、氟化钙晶体等核心材料。

她打算联合顾老建立专项实验室,加速原子级制造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明岚两耳不闻窗外事,忙忙碌碌。

毕竟,此时还有人比她更着急。

外面关于她的风言风语越传越离谱。

有说她眼睛长在头顶上,不屑参加国际比赛。

有说她根本不把国家利益放在心上,不愿意代表国家出赛。

还有说她根本就是名不副其实,所以不敢代表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