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千辛万苦,总算是到达了目的地。
上次和老村长还有几个族老们商讨后,一致同意,只要是在永安镇附近,只要是官府接收,让他们在哪里落户他们就在哪里落户。
永安永安永远安定,和安子重名,听名字就亲切,他们可不想再重复一遍颠沛流离的生活。
老村长和沈钰走在最前面,远远就见迎上来几个人,一个穿着官服、年约四十上下、有些微胖的中年男人上前询问老村长:“敢问老哥,你们可是沈家村的?”
“是啊,这位大人,我们确实是沈家村的村民。”老村长一看此人像个当官的,赶紧做了一揖。
“可算是把你们等来了,我们已经在这里等了两天了。”来人满脸笑容的自我介绍:“我是永安县的县丞关砚知,这位是主簿刘一航,那位是县尉孙齐飞。我们奉县令之命,来城门口迎接你们。”
老村长一听果然是官,还是好几个官,赶紧弯腰见礼,村民们也依样画葫芦,笨拙的给县丞大人们见礼。
县丞忙阻拦:“大家不必客气,这一路你们也辛苦了,请大家伙把户籍和路引准备好,先给你们做个登记。”
望向沈家村的村民们,一个个精神奕奕,丝毫没有那种历经千辛万苦长途跋涉的沧桑感,哪里像是难民,县丞心里对他们愈发敬重了些。
“不知老村长你们可是已经商定好,确实打算在我们永安镇附近落户?如果商定好,我们直接给你们改换户籍,从此以后你们就是我们永安县的人了。”县丞语气温和,向老村长再次确认。
老村长赶紧看向沈钰,沈钰点点头,老村长也点头应道:“我们都已商议过,确实打算在此落户,有劳县丞大人费心了。”
“你们村子人多,也不好把你们分开,我们县令大人计划在永安村旁边,重新给你们划分一块土地,让你们自成一个村落,需得你们自己动手开荒建房,你们可有异议?”县丞继续问。
老村长再次看向沈钰,沈钰一听,正合我意啊,赶紧又点点头。
县丞看到这个村子的主心骨竟然是个小姑娘,有些奇怪,但没时间多想:“既然你们没有异议,以后你们村子就改为‘福安村’,至于难民安置标准,刘主簿会向你们说明。”
于是沈家村村民一百七十九人的户籍,从此变成了永安镇福安村的村民。
更换完户籍,县丞看看天色还早,吩咐刘主簿和孙县尉,亲自把他们送到永安村。
告别县丞,他们跟随刘主簿和孙县尉,大约走了小半天,在天没黑透之前,终于来到了永安村。
第80章 他们真是难民?
永安村的村民张姓居多,村长名为张木生,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头几天就知道县令要安安置一批难民做他们村的邻居,心里不乐意可面上不显,只说一定做好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