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书禾点点头:“那也成,坐卡车方便,但确实是冷。”

看来到时候还得想办法保暖。

第二天,唐书禾和齐云霁骑车去了运输队。

运输队不接“私活”,但唐书禾有之前为运输队和军人同志“牵线搭桥”的人情在,所以在听到唐书禾的来意后,运输队的领导毫不犹豫的同意了,大不了顺便运点东西呗。

双方约定好,在二月二十五出发,到时候运输队的李师傅会开车到唐实大队接他们,而到了京市,还会把他们一直送到院子。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七十年代货车货运的统一运价为每吨每公里0.18元。

唐书禾他们这些人加行李不知道有没有一吨,就按一吨算的, 从济安市到京市的距离约为440公里,若按照每吨公里0.18元的运价计算,运输费用约为440×0.18=79.2元。

很是划算。

接下来的一周,一家人都在忙碌地收拾行李。

齐云霁和唐书禾一起,把家里的一些重要物品都打包好,能带着的都带着,特别是那些从系统空间里拿出来的比较“神奇”的小物件。

至于其他的,都打包送回唐实大队的家里,给大哥他们去用,就算不用,有他们看着,东西绝对丢不了。

另外还有一件事,就是唐书禾和齐云霁要去辞职。

唐书禾的法医工作就不说了,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一般人真干不了。

至于齐云霁的工作,说是辞职,被经理运作了一下,转到了他侄女的身上。

为此,齐云霁得了一笔钱,1200元。

毕竟书店的工作体面。

齐云霁转头就把这笔钱递给唐书禾:“媳妇,到了京市买新衣服。”

唐书禾没要:“到时候我要你给我付钱。”

齐云霁想了想,觉得也行,然后小小心翼翼地把钱放好,给媳妇用的,一分不能少。

明珩的工作也卖了,他的工作比较简单,认字就行,虽然福利待遇不错,但比较辛苦,卖了800。

这笔钱,明珩给自己留了四百,剩下的给了家里。

几人中还有工作的是明怀,不过他没有卖掉工作,而是选择了辞职。

他说机械厂教会了他很多,机械厂的师父更是把自己的女儿介绍给他,如果可以,他还想回来。

到了出发那天,天还没亮,李师傅开着卡车就停在了唐家门口。

令人意外的是,卡车还扎了棚子,这样的话,唐大伯他们的提前准备就用不上了。

原来,唐大伯也准备了扎棚子的材料,还提前让大堂哥他们进行了训练,能保证以最快的速度把棚子扎得又稳又牢。

虽然用不上,但唐大伯更是高兴。

毕竟自家用的是破草席,人家用的却是良好的篷布,隔风效果自然更好。

大家把行李都搬上了车,因为有卡车比较方便,唐书禾和齐云霁的自行车也被带上了。

反正家里用不上这么多自行车,到了那里骑骑也方便。

唐书禾看着满满当当的行李,心里感慨万千,从今天开始,一家人的生活有了新征程。

“ 爹娘,你们可要早点来京市找我啊,我会想你们的,”唐书禾眼泪汪汪,抱着唐母不撒手。

女儿哭了,唐父唐母刚开始也很难过,后来发现哄不好,便示意女婿直接将人扛走。

齐云霁比较温柔,是将人抱走的。

唐书禾没有抵抗,乖乖的上了车,只是红着眼睛看着大家。

卡车发动,在众人期盼或不舍得眼神中,缓缓驶出村子。

第326章:厂洼1号院。

“别难过,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