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讲,我觉得谢总将这事想的太过顺畅了。”
江姝岚觉得谢连城有些过于理想化了,觉得一到两年,就能将房子变现,可她却觉得,这个周期至少要翻一倍。
谢连城听了这么多,却还觉得对这事很有信心,“江姐,你说的这些,弟弟都懂,但是你是知道了,现在多是一家祖孙三代,就挤在不到三十平的小房子里,就不说个人隐私了,只说能不能住得下,都是个问题。”
“而且,一套两居室,七八十平方,才只要一万块,住的还是楼房,不需要担水,也不需要去公厕,多方便啊!”
一万多块,对谢连城自然不算多,就连钟弘毅,只怕手里攒下的也不止这个数,可普通职工,一个月六七十的工资,不吃不喝也要攒上十三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子。
而省城,这样的普通人居多,能买得起房子的人,是少数,而能买得起房子的人,多半家里也不缺房子住。
【需要的买不起,买得起的不需要!】
【前排总结到位!】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凭借着敢于尝试的勇气,在新兴市场中抢占了先机,收获了丰厚的利润回报,成为了商业浪潮中的大赢家。成为了利益分配中的最大受益者,享受着先发优势带来的红利。
但是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
开放地产开发周期长,这期间只要一个环节资金链断了,都会让投资人血本无归。
而且,江姝岚从之前跟谢连城的谈话中,也察觉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谢连城手里的资金有限,根本拿不出更多的钱放在房地产上,不然他也不会找合作伙伴了。
江姝岚先是表明赞同谢连城刚才那一番话,但话锋一转,笑着说道:“谢总要是真的做成了这个项目,那就是咱们省第一个房地产。”
话中的意思很明显了,她不打算合伙。
谢连城却继续游说,还给一旁的高越使了个眼神。
高越立马心领神会,笑着对江姝岚说道:“江总说的没错,我们谢总要做的是一件大事,这自然投入的就多,谢总的百货商场也才刚营业一年多,虽说生意很好,但当初的投入也不小,这公司的现金有限,想要开发新项目,就需要合伙人。”
“江总,您是钟主任介绍来的,我们谢总跟钟主任可是好兄弟,自然也就信得过您,只要你能入股,往后大家一起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