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考,姑姑回去就看书。”
陈荣志气大涨,她非得考出个名堂,给他们看看不可。
孙桂芳浅笑不语,在高考一事上,她什么都不用担心,婆婆支持,丈夫支持,连儿子都送了她一根铅笔,表示看好她。
陈荣的烦恼,她通通没有。这么一对比,她这日子过得还挺顺心。
杨兰英拍拍手,起身从屋里提出一捆书,“喏,要考就好好考,别光嘴上放屁说空话。先讲好了,我这钱往外租可是要收钱的,一本五毛。”
正是外边正抢的火热,有钱都排不上队的数理化丛书全套。
姑嫂两人眼睛顿时比晚上的灯泡还亮,“妈,你什么时候抢到的?您是这个!”
两人丝毫没有往提前囤货上想,只以为是杨兰英有关系走后门抢到的书。
两人随手拿过最上边的翻开看,簇新的纸张,还泛着油墨香,抱在怀里,似乎已经能看到美好的分数在向他们招手。
正说着,陈杰也回来了,手里也提着一捆书,正要邀功,看到院当中的书,愕然,“这么巧?”
又来一套?那她们两个人就可以一人一套了。孙桂芳连忙接过来,
“正好正好。你又是怎么抢到的,咱家这运气真正。”
陈杰:“新华书店都抢疯了,我哪挤得进去。是我给陈明写信,让他托上海的朋友直接在印刷厂里买的。”
陈明干这行,与上海好几个印刷厂都有往来,也认识不少人。他写信过去,说家中要准备高考,让他想办法买书。这不,效率还挺高,马上就寄过来了。不但有书,还有什么试卷。全乎的很。
备考时间过得急促,只有两个月是时间,让人着实替他们捏了把汗。
杨兰英一进车间,大家讨论的也都是儿孙高考相关的。甚至已经有好几个请假在家备考的,不来上班了。
他们最近的单子排的还挺紧的,先要做完军中的棉衣,还要做一款蓝色的工装上衣外套。前后加起来八万多件的工作量。
可眼下瞧着空出来的好几个缝纫机,让人又着急又无可奈何。
“主任,咱们车间的现在一天的产出量,比以前少了八百多。”组长着急的团团转。到时候任务完不成,可要挨批的。
他们以前属于军工产业性质,现在也是半转民用,仍旧保留着许多以前的特质。比如在生产任务上。按时按量完成,向来是硬性标准,没得商量。
杨兰英从缝纫机上抬头,“我知道了,等我回头请示生产主任怎么说。先工作。”
请假备考,又不止她们车间一个,缺了这么多人,厂里领导不可能没发现。用得着她多嘴去说。
领导们要是想管,自有决断。她要是当这个出头鸟,去反映情况。到时候若是因此大家被叫回来,不准请假,耽误了学习,考不上大学,岂不是统统要算到她头上?
她可不干这事。
反正什么情况,都在明面上摆着,指标完不成也不是她一个人的原因,不慌,真出了事,领导们只会比她更着急。
中午下班,她今天打算去食堂吃饭,葛红端着饭缸一屁股坐在她对面。
最近倒是有段日子没见她了。
“你不是去探亲,什么时候回来的?”
一提起这个,葛红霎时撇嘴,“别提了。”
“大姐,我要离婚,你支不支持我?”
第167章 高考
这没头没尾,把杨兰英直接听懵了。
可这,她实在不好说啊。
“别气别气,你跟我说说因为什么呀。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和,都是小事,大姐给你参谋参谋。”她嘴上劝着,还夹了一筷子肉给她碗里。
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