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远到靠近有一万种方法,可他们本来就很近,景栖迟想不出让彼此更紧一步的方法。

除了等,除了让陈欢尔意识到他一直在她身边。

可事实证明,这样好像不行。

41, 杏仁核2

话剧首映这天发生的第二件事,欢尔非常意外地接到祁琪来电。

毕业后她们恢复联系,可大多是节假日问候生日祝福,大多祁琪主动。偶尔说起首都帮几人聚会欢尔才会多聊几句嗯,杜漫给我发你们吃饭的照片了,还是人多热闹。欢尔想过变成这样的原因,祁琪念文学系,学校异地专业又不同,分开久了共同话题自然变得少之又少。可随之又觉得不对,比如和杜漫坐两年同桌都没交流过几次,反倒毕业后越来越亲到现在互相取笑逗表情包都能乐呵一晚上,放假回去更是逛街吃饭看电影一条龙,小姐妹间能做的一样不少。后来欢尔琢磨明白了,自己和杜漫之间没有任何避讳,而她和祁琪隔的那一层正是对过去对少年时代突然生疏的避而不谈。

黄璐说过一个概念叫阶段性朋友,即便某一时期好到能穿同一条裤子日后照样会成为安安静静躺在通讯录里的名字,普遍现象,可以类比达尔文进化论。

稍有不同的是,前者是一种双向选择的彼此淘汰。

电话在傍晚打来,欢尔正要取电话卡换到新手机上,险些就没接到。

祁琪先问在做什么,下午打过两遍都是关机。

“我和景栖迟出去吃饭,回来赶上下雨又堵车,折腾好半天才到学校。”欢尔说道,“手机自动关机了,才充上电。”

她也说不清为什么要解释这么一长串,大概就是不想让祁琪觉得自己故意不接她电话。

“那我不如打给栖迟了。”祁琪说完短暂停顿,“我好像都没有栖迟的电话号码。”

欢尔随口问道,“要我发给你吗?”

“不用。”那头笑一下,“以后有需要再说吧。”

“好。”

祁琪又说,“我上周和廖心妍一起吃饭,她换了个男朋友。”

奇怪,她们以前可不熟,甚至都算不上好。

“新男友是职业队的,球踢得更好。”

欢尔知晓这件事,廖心妍给她发过一张两人脸贴脸的合照,还大咧咧评论比景栖迟技术好多了。青春期深刻喜欢过的男孩成为一种启蒙,模糊地勾勒出自己关于爱人的畅想,之后引导着逐渐成熟的女孩去发现自我发现所向往的追寻的爱情模样。廖心妍不是在找替代品,时至今日她可能已想不起景栖迟的更多细节,她只是借助他,借助那场并不完美的表白寻找到一个特质,一个吸引且会一直吸引自己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