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绸一边往屋里走,一边难受她的菜都被水给淹了。
自己看着一点点长起来的,就这么毁了,心里总归是不好受。
没想到这雨整整下了两天,就跟停不下来了似的。下的段晓鸥都心里发毛,“这什么情况啊,怎么一直下。”
段绸也发愁,“再这么下,地里的粮食就全完了。”
风调雨顺,在城市里不觉得这四个字的重要性,但身在农村,这可真是万古不变的箴言。什么都不求,只求风调雨顺。
第三天,一直没有出现的段晓枫跑回来,身上已经湿透了,进门就喊,“姑姑,快收拾东西!跟着我撤离!上游要泄洪了!快走!!”
段晓鸥脑子嗡嗡的,还什么都没明白过来呢,就看到段绸脸色大变,猛然起身就去收拾东西了。
第359章 吃口热的,人心也能热起来。
冒着大雨连夜撤离,段晓鸥长这么大还真是没见过这种场面。家家户户都离开家,有些村民还牵着羊,带着狗。走在村间的小路上,原本段晓鸥当时打车来的路此时已经淹水,水都漫到脚脖子上面了。黑灯瞎火,也看不清前路,就跟着前面的人走。段晓枫叫了段绸段晓鸥出来,自己就一马当先冲到前面去了。
浑身都湿答答的,感觉真是不好。
走了大概有半个小时的样子,段晓枫跑回来,扯着嗓子对着段晓鸥叫,“前面有人突然发病,你能不能去看看?”
段晓鸥急忙把跟上,这种时候最怕就是原本有基础疾病的人突然出现情况。
村里有卫生员,说白了就是赤脚医生,就是去城里培训过一段时间,知道一些基础病的治疗,本村人,遇到大病,根本束手无策。
段晓鸥跟着段晓枫一路跑到前面,看到人群围着的病人。人已经晕过去了,躺在架子车上,看起来挺严重。
段晓鸥虽然是泌尿科大夫,但基本的急救知识还是很扎实,简单的检查了一下就开始给病人做心肺复苏。她的动作快速又专业,看的周围人都傻了。段晓枫就跟周围的村民解释,说段晓鸥是清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主治医生,是她的姐姐。
听到人民医院,村民们那是真的叹服。城里第一人民医院的名号,在城里响亮,在村里更响亮,人民医院的医生,那跟活菩萨也没什么区别了。
一番操作,好在发病的时间并不长,处理的也够及时。病人很快恢复意识,段晓鸥也松了一口气,站在一旁的本村卫生员身上背着药箱。段晓鸥看看这个看起来四五十岁的卫生员,脸上看起来就是普通农民的憨厚样子,村里发洪水,他从家里出来什么都没带,就背着药箱。莫名让人有几分感动。
给病人吃了急救药物,段晓鸥还是不放心,“要走多长时间,他的身体怕是经不起了。”
段晓枫满脸的水,其他的村民还打着伞,段晓枫什么都没有,连身上的雨衣都给没带够雨具的老乡了。她声音已经哑了,一路都在喊,让大家跟上,这会儿说话听着都让人觉得嗓子疼,“已经联系了上级部门,应该马上就会有人来支援我们。”
这个村,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在清港市上游。清港市又是入海口,为了保护下游大城市,牺牲小村庄就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
段晓鸥还是有些担心,这样的夜晚,谁会在乎这么一个常住人口才不过上千人的小村子。
事实证明,段晓鸥的担心是多余的,很快就有急救队员驾着皮划艇来救人。最先上艇的都是老弱病残孕,段晓鸥没准备上去,水已经到膝盖了,她还是跟段绸站在原地等待下一批救援人员的到来。
段绸也不上去,虽然她年纪不小了,但总觉得自己还不到被人特殊照顾到地步。
但救援队的领导大声叫段晓鸥快点上艇,他说安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