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婉十分怀疑自己肚子里的孩子压根就听不懂康熙读的这些之乎者也。
毕竟她这个额娘都听不懂。
但是她也实在不好意思打击康熙的一片慈父之心。
后来干脆就当催眠曲听了,反正她孕期本就觉多。
毓婉这边岁月静好,海泰省那边,理亲王和大阿哥他们兄弟俩也终于扎下根了。
他们出发前,四四就已经跟他们各自明确了自身到海泰省以后的主要任务。
理亲王负责管理海泰省的政务,并积极教化当地的子民,让他们更加认可自己作为大清子民的身份。
而大阿哥主要负责建立军队,布置国防,练兵屯兵。
可以说分工十分明确了。
但是整体来说,还是以理亲王为主,大阿哥为辅的。
毕竟必要的时候,大阿哥肯定要积极听从理亲王这个执政者的调遣的。
大阿哥心里虽然有些不服气,但是也不敢吭声。
他到海泰省就是为了立功,以便后期和皇上商量把女儿嫁在京城的事的。
所以哪怕他对理亲王这个死对头有诸多的不满,他也就只是在心里暗自生闷气而已。
他甚至为了避免和理亲王多接触,直接以军营为家了。
他把大量的时间都花费在了训练军队和布置国防上。
当然,效果是显著的。
很快,海泰省周边的国家,都知道了暹罗国如今已经归顺了大清,成了大清的一部分了。
大清如今更是在暹罗国内建立起了大量的军队。
一时之间,海泰省附近的国家都有了强烈的危机感。
第183章 缅甸
实在是大清一直以来都是东亚最强盛的国家。
是那种他们完全无力抵抗的强盛。
好在大清一直都很爱好和平,没有主动出兵攻打过他们。
可如今,大清竟然悄无声息的打下了暹罗国。
而且在暹罗国境内大批驻军,修建国防。
很明显,大清没有之前那么和善了。
他们面对这样的情况,怎么可能不如鲠在喉。
他们都害怕自己会成为下一个暹罗国。
在这样的危机中,明智的国家统治者已经开始果断向大清释放善意了。
他们正式的遣使者给理亲王下了拜帖,殷切的表示了他们国家希望和大清通友邦之好的意愿。
对此,理亲王来者不拒。
他初来乍到,肯定不会在摸不清形势的情况下和邻国对上的。
虽然如今的大清犯不上惧怕任何一个国家,但是能兵不血刃完成的事,还是暂时不要大动干戈了。
毕竟周围的小国可真不少的。
如果自己逼得太急了,难保不会让他们联合起来对付大清。
所以现在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先跟有意愿建交的国家交好,稳定局面,以图发展。
至于以后要不要吞并他们,那就再说了。
因此理亲王在面对周边国家的示好时,态度都是很和气的。
周围的国家看理亲王完全没有表现出要攻打他们的意思,纷纷放下了一半的心。
然后大部分的国家都选择了给大清递上拜帖,求通两国之好。
但是也有个别国家选择了当"刺头"的。
比方说缅甸。
缅甸现任的国王是一个非常自大暴戾的人。
当他知道了大清军队入驻了暹罗国以后,他就下令边防的军队伺机骚扰海泰省边境。
他要让大清知道,他们缅甸也不是好惹的。
接下来缅甸的军队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