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回四四这边,四四今年已经八岁了。
四四从蒙古回来后,对骑射爆发出了空前的热情,毓婉特地给四四找了一个京城有名的武师傅,一对一系统的教导四四骑射。
经过两年的努力练习,四四现在早已不是历史上那个拉弓力止四力半的人了。
古代的小孩子总是要早熟一点的,四四现在已经是小小少年郎的感觉了。
而大阿哥和太子他们,康熙已经准备给他俩屋里放通房丫头了。
其实今年,大阿哥虚岁才十四岁而已,太子更小,才十二岁,在现代还是初中生的年纪。
对康熙的这种做法,毓婉不赞同,但是没有资格管,毕竟这算是清朝后宫的惯例,康熙自己也是这样过来的。
毓婉无意挑战世俗,表示自己只要确保四四十六岁之前没有通房就可以了。
眼看着大阿哥和太子要开始选福晋了,康熙突然意识到,自己该给儿子们的母亲提提位分了,不然议亲时也不好看不是。
于是,康熙大手一挥,大封后宫。
但是这事跟毓婉也没有什么关系,毕竟毓婉已经是皇贵妃了。
这次大封后宫,惠嫔被封为惠妃,荣嫔被封为荣妃,德嫔被封为德妃,宜嫔被封为宜妃,成贵人被封为成嫔,敏贵人被封为敏嫔,定常在被封为定嫔,卫答应被封为卫贵人…
升了位分的嫔妃们,无一例外都是有子嗣傍身的,就连失宠多年的成贵人都被封了嫔,唯独卫答应这个小白菜只是贵人,甚至连个封号都没有。毓婉偷偷地吐槽康熙可真不做人。
经过康熙这次大封后宫后,后宫的格局彻底稳定了下来,而参与九龙夺嫡的阿哥们也都已经出生了。精彩的纷争即将拉开序幕。
第20章 太子妃人选
大封后宫后,康熙开始给大阿哥和太子选福晋了。
按照常理来说,大阿哥年长,应该先选大福晋的,但是偏心眼的康熙同志觉得太子作为储君,应该先由他选了太子妃后,大阿哥再选大福晋。
毓婉不禁吐槽:康熙是生怕大阿哥跟太子的关系好一点啊。都是一个皇阿玛生的,同为天潢贵胄,怎么他胤禔就要处处给太子让路,如今竟然连福晋都要选太子挑剩下的了。
这事搁谁谁能开心呢,毓婉要是大阿哥的话,她也跟太子好不起来呀。
再说了,大阿哥比太子大两岁呢,今年大阿哥挑了福晋,一点都不耽误两年后给太子选太子妃,这大清的名门贵女那是一点都不少的。
只能说康熙不做人,偏心都偏到太平洋去了,生怕太子选不到整个大清最好的贵女。
但是已经是惠妃的那喇氏坐不住了。她的大阿哥委屈啊。
那喇氏一向是低调的,虽然生了皇长子,但她为人处世一直都很小心谨慎,从来没有行差踏错过。
可是哪个母亲不心疼自己的儿子呢,那喇氏看着大阿哥一点要选福晋的喜悦都没有,她就知道胤禔心里是有怨的。
其实,这些年大阿哥的性格已经逐渐变的很好了,在诸位弟弟面前也很有长兄风范。
四四就很喜欢大阿哥。但是,大阿哥和太子就从来都没有对付过,只能说这其中,康熙功不可没。
坐不住的那喇氏来找毓婉了。毓婉作为实际上的后宫之主,对阿哥们的婚嫁也是有发言权的。毓婉接待了那喇氏,但是表示无能为力。
因为康熙的偏心眼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在他眼里,太子作为他唯一的嫡子,值得天底下最好的一切。
更何况,太子是他亲自一把屎一把尿拉扯长大的,里面投入的情感和精力不是其他阿哥能比的,就连毓婉的四四都要乖乖退让一射之地。
所以,毓婉怎么可能说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