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般人都不会选择去敲登闻鼓告御状的。

可是失去了所有至亲的李松,如今已经无所畏惧了。

他硬受了四十刑仗后,终于拿起鼓槌敲响了登闻鼓。

乾清宫内。

康熙看着眼前趴跪在自己面前满身血迹的少年,一言不发。

已经很久没有人敲响登闻鼓了。

这个稚嫩的少年到底是遇到了什么样的困境,才会硬扛过这四十刑仗,坚持走到了他的面前?

这其中到底隐藏了多大的冤屈??又是哪个官员铸下了大错!

而李松感受到了眼前的凝重氛围后,仍然鼓起勇气说道:“学生李松,是四十五年的举人。学生要状告太子纵容凌普勒索官员!”

这个少年竟然是个举人!状告的人竟然还是太子!

其中还牵扯到了凌普。

康熙的神色当时就凝重了下来。

李松句句泣血的在康熙面前讲述了自家的悲惨境遇,然后他着重强调了凌普的跋扈和太子的包庇。

康熙听完了李松的叙述后,简直怒气直顶天灵盖。

凌普简直无法无天!竟然敢公然勒索官员!

而且只要人家官员不从,他就要把人家搞得停职,逼得人家家破人亡。

真是好大的威风!

但是太子知道了凌普的罪行后,竟然选择了包庇!!

他还记得他是大清的储君吗???!!!

好的很啊,朕就说太子这些年怎么跟朕是越发的疏远了。

原来是身边一直都有比朕更亲近的人啊。

前有索额图,现在又来了一个凌普。

他们一个两个的都值得太子为他们罔顾王法了,那朕这个皇阿玛算什么?!

第137章 康熙冷漠

康熙第一次发自内心的对太子这个儿子凉心了。

他之前一直都刻意把太子的位置放的高高的,完全凌驾在了其他儿子之上,就是因为他觉得太子是自己最钟爱的儿子。

因为太子不仅是自己的嫡子,还是元后拿命换回来的孩子。

可如今,他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可笑极了。

他把太子看的跟命根子似的,那太子呢?

他在太子心里,怕是前比不上买官卖官的索额图,后比不上公然勒索官员的凌普吧?!

康熙心里又失望又愤怒,还夹杂着一股难言的悲伤。

至此,太子彻底失去了在康熙心目中独一无二的位置。

李松陈情到最后,康熙向李松保证一定会将凌普绳之以法的。

但是他却警告了李松,记得把关于太子的所有事都烂在肚子里。

他对太子再失望,也决不会允许太子包庇凌普的事传到百姓耳朵里。

只要太子还是太子一天,那他就决不允许太子这大清储君的形象遭到一丝破坏。

李松本身恨的也就只有凌普而已,对于太子,他只是愤懑和失望。

所以他识时务的向康熙表示,关于太子的事,他一定会守口如瓶的。

他只恳求康熙一定要将害的他家破人亡的凌普得到应有的惩罚。

康熙颔首,让侍卫把李松先带到了大理寺居住。

案件没结束之前,李松住在大理寺才会更加安全。

有人敲响了登闻鼓的事,迅速在京城传开了。

太子在回宫的路上听下人们禀报说是一个年轻的书生敲响了登闻鼓时,他心里咯噔了一下。

这个敲登闻鼓的书生不会是李松吧…

太子发自内心的祈祷千万不要是李松,不然他怕是要保不住自己奶嬷嬷一家了。

可是他刚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