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于这些国家遍地是黄金的现状很是很垂涎。
但是出海太危险了。
哪怕有远洋船的加持,也不能保证完全没有风险。
胤禟毕竟是他的亲子。
所以他发自内心的不赞同胤禟冒这么大的风险去出海经商。
毓婉见康熙这个表现,便知道自己想让康熙立马做下决定是不现实的了。
康熙在某些方面,其实还算疼孩子的。
那拉倒,反正自己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
剩下的就看九阿哥自己的水磨功夫了。
第128章 公主回京
事实证明,没有能拗的过孩子的父母。
单纯作为一个阿玛的康熙,也是做不到的。
那天,毓婉从乾清宫回到了承乾宫以后,便使人去翊坤宫给宜妃报了个信。
从那以后,九阿哥每天都会到乾清宫求见康熙,然后死缠烂打的缠着康熙同意他去出海经商。
康熙最终还是败下阵来,同意了九阿哥出海经商的事。
不过,他给九阿哥配备了两千的精兵。
这两千精兵,每个人身上都配齐了目前大清最先进的军事装备。
连戴梓最新研究出来的左轮手枪,他们都做到了人手一把。
直接把研究院的库存给下了一大半。
而这些精兵,以后都会随九阿哥出海的。
足见康熙的慈父之心了。
所以,在不涉及政治的情况下,康熙还是个很疼爱孩子的老父亲的。
如此一来,九阿哥倒成了康熙所有的儿子中,第一个拥有私人兵马的人。
而毓婉听说了康熙给九阿哥的这两千精兵的军事配置以后,着实有点咂舌:康熙这次也太大方了吧。
这些哪是精兵,简直就是“人形突突机”啊!
毓婉不禁为以后所有为难九阿哥的异国人们默哀了一下。
而得到了康熙的准许后,九阿哥就马不停蹄的出发去福建监督工部的人造船和大批采购货物了。
康熙给他批了一百万两的预算,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批的丝绸茶叶瓷器被运到了福建港口。
经过了长达三个月的紧锣密鼓的筹备后,九阿哥终于迎来了他期待已久的时刻。
他马上就要踏上远洋的船只,去见见海的另一边与大清截然不同的世界了。
九阿哥出发时,康熙和毓婉并没有没有亲自去送行。
毕竟福建确实离京城太远了,他们两人年纪都不算小了,也实在经不起这样的长途跋涉。
不过康熙派了太子这个大清储君作为代表,前去福建给九阿哥壮威饯行。
这也充分表明了康熙作为一国之君对于九阿哥出海经商这件事在政治上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康熙非常清楚,如果九阿哥这一次成功归来的话,会给大清带回来多么大的惊喜。
而九阿哥正式出海的这一天,阳光明媚,微风习习。
着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天气。
仿佛是长生天也在赞许九阿哥出海经商的英勇之举。
码头上,整齐地排列着十艘巨大的远洋船,每一艘都是那么的威风凛凛。
它们的船帆高高扬起,在海风中高高飘扬,仿佛在向世界宣告着九阿哥要走向世界的决心和勇气。
随着一声响亮的号角声,船队缓缓起航。
九阿哥向太子挥手告别,走向了他向往的更广袤的世界。
而站在码头上的太子,看着九阿哥和远洋船远去的背影,久久未动。
其实,他有点羡慕九弟的潇洒。
九弟他早早的就决定了自己要退出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