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从宽的道理他们还是懂的。
四四也不为难他们,把他们的所有罪状和主动投案的积极态度都写下来呈给了康熙。
康熙按照罪名的大小,分别发作了他们。
但是他们中最惨的也只是被贬为了庶民而已。
比较起乌雅氏一族的下场,他们都已经很满意了。
这些有罪的包衣们被整顿了以后,内务府大换血进了一批新的包衣们。
四四给他们制订了详细的规章制度,应该是能让内务府清静几年的了。
至于以后的事,边走边看吧。
水至清则无鱼。
第112章 四四去研究院
内务府的乱象整顿好了以后,四四这个内务府总管便清闲了下来。
不过四四现在也是吸取教训了,不敢再懒懒散散的招康熙的眼了。
于是他打算主动给自己找个差事干干。
可是大清如今除了朝堂上因为夺嫡有点不太平,其他哪哪都挺太平的。
所以四四找寻差事无果后,便打算去研究院看他十二弟搞研究去。
他十二弟这两年可真是研究出了不少的好东西的,让老九赚的盆满钵满的。
也不知道十二弟的脑子是怎么长的,怎么感觉十二弟的学习能力拉了他们这些兄弟们一大截呢。
他要跟自家十二弟取取经去。
而研究院这边,如今真的算得上是人才济济了。
十二阿哥造出来的自行车风靡了大清以后,便吸引了一个叫黄履庄的人主动前来投靠他。
而且人家也不是空着手就来投靠的,人家是带着自己的发明来的:验燥湿器、验冷热器和瑞光镜…
这些东西十二阿哥之前可都是听都没听说过的。
所以十二阿哥看了黄履庄的各项发明后,看着黄履庄的眼神都放光了:这可真是个不可多得的研究人才啊。
留下,必须留下!
就这样,黄履庄顺利的留在了研究院。
而十二阿哥也很是大方的给他开了不菲的年薪。
虽然十二阿哥也知道黄履庄他志不在此,黄履庄只是单纯的对研究感兴趣而已,但是这也是十二阿哥唯一能做的事了。
十二阿哥觉得,好的研究人才就应该衣食无忧才是。
研究院里本身就有十二阿哥和戴梓这两个科研天才了,如今又加上了黄履庄,那简直是如虎添翼。
所以这两年来,研究院出产的新玩意是越来越多了。
这还不算,黄履庄自己在研究院待的挺开心的以后,便把他的好朋友梅文鼎也拉过来了。
梅文鼎是当下非常出名的大数学家。
大学士李光地就曾经邀请过梅文鼎到京城住在自家府中,并且向梅文鼎学习数学、天文知识。
后来经李光地的推荐,康熙也召见过梅文鼎。
在南巡的龙舟中康熙和梅文鼎君臣二人连续三天谈论数学、天文,康熙还亲书“绩学参微”四个字表彰梅文鼎的研究工作和不凡造诣。
所以这个梅文鼎绝对是这个时代数一数二的天才人物啊。
如今,黄履庄竟然把他也拉进了研究院里,十二阿哥喜的眼睛都眯的看不见了。
说到黄履庄和梅文鼎的相识过程,这还有一桩广为流传的轶事。
梅文鼎刚开始听到黄履庄的许多发明奇器的传说时,他是将信将疑的,所以他就决定亲自到扬州黄履庄的府上登门拜访以探虚实。
这天,他来到黄履庄的家门口,刚举起手敲门,门边的一条狗突然原地站起来朝他大叫。
就在梅文鼎不知所措时,门内响起了脚步声,开门的正是黄履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