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频被康熙和张英死命夸奖的十阿哥最近走路都带风了。

爷就是这么优秀~

但是剩下的一半国库欠款想要收回来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毕竟有些官员是真的实在没办法养家糊口了才去户部借款养家的。

他们每个月的俸禄连他们的一大家子人都养不起了,他们手里哪有余钱可以去还国库欠款啊?

另外一部分还没还欠款的人就是那种和老十一样“混不吝”的宗亲们了。

爷有钱,爷就不还,你奈我何?

更夫去他们家打更,他们就全府搬到城郊的别院去住了。

反正他们也不用上朝,别院风景秀丽,更适合居住啊~

就这样,十阿哥的催收大业陷入了瓶颈。

十阿哥再混不吝,他心里也是有杆秤在的。

他也不能把这些实在没钱还欠款的人家给逼死吧。

再说,他要是真的把这些人家搞的妻离子散了,败坏了大清皇室的名誉,他家皇阿玛怕是要把他的脑袋摘下来当球踢了。

至于那些耍赖不还欠款的宗室们,十阿哥简直气的牙痒痒。

可是他也知道这不是他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事。

他怕是要跟这些宗亲“老赖”们展开拉锯战,决一死战了。

毓婉察觉到十阿哥的现状后,便把四四叫到了承乾宫。

自家四四脾性温和,心思细腻,适合去那些实在还不上欠款的人家实地走访一下。

如果这些人家是装穷,那以四四的洞察力是绝对能发现猫腻的。

那像这样的人家就要交给老十处理了。

如果这些人家是真穷,毓婉打算让四四把这些人家闲置的劳动力安置到九阿哥的店铺里去干活。

不方便抛头露面的妇人们可以在酒楼客栈之类的地方做后勤工作。

年龄合适的男孩子可以在酒楼做跑堂,女孩子则可以在绣庄学习绣艺或者推销绣品。

总而言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样的话,哪怕这些人家以后还清了国库欠款,他们依然可以在这些地方上工。

只要有收入,就可以大大改善他们家中的经济状况,就再也不用到国库借款度日了。

毓婉在现代的时候就明白一个道理:商业的发展就是为了给广大的劳动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工作岗位的。

所以九阿哥的生意做的好了,真的可以做到利国利民的。

而四四听了毓婉的想法后,也觉得自己现在去帮助十弟清收欠款是一件挺不错的事。

这些年来他已经把六部轮了一遍了,该学的东西也都学了个差不多。

但是他要想对百姓民生之类的东西有更深入的了解,就得靠他自己了。

他觉得自己额娘说的这个差事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历练机会。

所以四四从承乾宫出来后,就直接去了乾清宫向康熙请命。

他家十弟清收欠款事宜进展不畅,他这个做哥哥的愿意去助他十弟一臂之力。

康熙听了四四的来意后,龙颜大悦。

他正愁老十接下来的差事该怎么办呢?

自己的孩子自己知道,老十空有一腔热血,但是没脑子啊。

在上半年的清收工作中,老十凭借他混不吝的作风大获全胜。

但是在接下来的清收过程中,面对那些难缠的“钉子户”们,老十怕是要铩羽而归的。

所以,他也在想是不是要派一个人去给他家老十当个帮手,好弥补一下自家老十心眼不够的缺陷。

但是他家老十也不是谁都能指挥的动的啊,所以康熙正在埋头苦想,到底谁才是最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