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随着她这句话落下,桑兴嘉一下来了精神,直起身目光灼灼地盯着她:“是什么?”
“以前大哥读书是为了考取功名,那有没有想过为何小妹也喜欢读书?”
桑榆说的自然是原主,她身为桑家四房的小姐,虽锦衣玉食,但也被困于深宅大院之中,唯有偶尔随着家中兄长一同外出才能暂时窥见京城繁华之景。
原主很喜欢看书,也不能说是喜欢,每天重复的生活哪怕在外物雕砌下显得有多么美好,也总是无趣的。
于是她便喜欢看书,从书中记载的故事去想象、去推测旁人的生活。
这个问题,桑兴嘉还真没仔细想过,他向来疼爱弟弟妹妹,他们提出的要求,只要能办到绝不拒绝。
每次小妹和他撒娇想要些杂书,他便去寻,只以为她是无聊用杂书来排解。
但自从全家流放之后,他就发现小妹和他记忆中的形象截然不同,他根本不够了解她。
他摇摇头:“我不知。”
不知就对了,就好忽悠了,桑榆心中安定不少,开始引经据典地讲大道理。
“对寒门学子来说,读书是改变命运的阶梯是立身之本;在思想层面,读书可'格物致知';在文化传承方面,读书是代代相传的文明火种;在精神层面,读书是一种精神寄托。”
一连串的排比句说完后,她话锋一转:“当然,这些都不是我喜欢读书的原因。大哥有没有感受过,看见某样事物时,忽然想起一首诗一句词。”
“有,还不止一次。”
桑兴嘉不是那种喜欢待在屋子里死读书的性格,书院放假的时候,时常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出城游玩、观花赏景。
路遇些美景时,还会念上一两首诗词,畅想古人作诗时是否也是因眼前之景有感而发。
“那不就对了。”桑榆双手一合,发出一声脆响。
见桑兴嘉仍旧面露不解之色,她继续说道:“读书不需要它有用,就像是一盏微弱的烛光,弱但却能照亮自身四周一隅之地。”
一个人读书,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力并不一定,但不论是对自身还是对周边的人,都会潜移默化地产生些影响。
一人读书或许并不显眼,但千人万人都读书,就是一束不可忽视的燎原之火。
她说完之后,桑兴嘉沉默许久。
就在桑榆觉得自己是不是忽悠得太过导致他没听明白的时候,桑兴嘉忽然一拍大腿,激动地说:“小妹,我懂了!”
桑榆:……你懂什么了就懂了,我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
第四十九章 一只野鸡
“小妹你是在劝我继续读书考取功名,当官之后以己身改变如今朝廷的乱象,我会努力的。”
桑兴嘉兴冲冲地给她保证,听得桑榆满脸问号,她有这么说吗?她刚刚说的是这个意思吗?
不管了,他能想开就好,就他先前那副模样,桑榆都怕自己半夜睡醒瞧见有个人影在半空中晃荡。
施老太太很快将桑榆挣到的钱全都清点完。
一共卖出一斤九两的糖,每份六文钱,应该是一百一十四文,桑榆借秤花的一文是自己带过去的,并不算在内。
老太太清点好几遍,确认这个数字无误,带着岁月风霜的脸上露出个开心的笑容,连眼角的皱纹都连成一条线。
哪怕以前她自己私库里的钱远比这个数字要多得多,但她还是高兴得狠。
这笔钱不仅仅是盖房安家的启动资金,也意味着她们一家人有了挣钱的法子,那才是在此安家立命的根本。
将一百多枚铜钱包好塞在蒲草编成的席子下,施老太太这才安心,可不能叫旁人发现偷了去。
时间缓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