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厚礼,日后指不定怎么被人在背后议论。

至于他到现在都没表态,多半跟沈家一样,在憋着准备到时候给她搞个大惊喜呢。

沈家的东西太过丰厚不能收,但汪家的,只要不超过五十两,她都敢收。

桑榆让桑兴嘉再背上一大筐的竹筒去找王木匠,顺便把之前定做的那些刻有兰花的竹筒带回来,差不多该开摊了。

这次她在刻兰花的基础上,又多加了个要求,给竹筒加上个大小刚好的盖以及盖上能插芦苇杆的洞。

如此一来,端着竹筒行走在路上,就不用再担心路上的灰尘或者不小心泼洒出来。

多加上一道工序,工费连带着也水涨船高。

让原本整日闲着没事,不是晒太阳就是睡觉的王木匠一下梦回曾经学徒时候的忙碌生涯。

他甚至觉得这个活要是再这么增加下去,他怕是还得再收两个学徒帮忙。

次日清晨,依旧是天还未亮的时候,桑榆、桑永景、桑兴嘉三人便挑着担背着竹筐往岭南城而去。

束脩的粮食昨日下午便送去了柴家,等天明后谢秋槿直接带着两个孩子去上学就行。

内城河边,夜间歌舞不休、灯笼高挂的盛景此时一片冷清,河上甚至还飘着淡淡一层白雾。

青寰街,岭南城最为高雅繁华的一条街。

街尾便是青松书院,内有曾进士及第的夫子、地方闻名的大儒教学,来往学子皆是城中富户权贵子弟。

街道两旁多是茶楼、舞坊、棋院、琴阁,以及各类书店,不少小姐公子闲来无事都爱来这条街上聚聚。

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寰街

想在城中摆摊,自然不是东西一撂就能随便摆的。若是如此,人人都去做游街小贩,朝廷去哪收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