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跑是真的,但不想占他家便宜的心也是真的,桑永景可不想因小失大。
沈映书知道自己如果非要送,他们一家肯定不愿意收,顺势答应下来,也说出自己这次真正的来意。
“也成,正好家父这两日也准备好了谢礼,想着寻个好日子送上门,今日你们过去便当面交给你们。”
站在桑永景身后的桑榆心思电转,感觉自己应该猜得八九不离十。
如果谢礼只是些酒水、布匹之类的东西,那随便什么时候直接送上门去就行。
只有特别值钱的地契一类东西才会想着当面转交,就是不知道是村外的田地还是岭南城中的宅子。
两者她都挺喜欢的。前者明年正好可以栽种辣椒、扩大规模。后者的话,卖掉换成钱,离买下小饭馆的目标又能迈近一大步。
沈映书的摊也不看了,让人帮忙看着东西,领着三人回家。
刚一进院门,他便朝屋内大喊一声:“爹,我领着桑伯父他们来了。”
这应该是桑榆她们头一次见到沈文赋主动出门相迎,他脸上挂着笑,乐呵呵的看着三人走近。
“早上起来听着喜鹊在枝头鸣叫,就知道今日必有好事发生。没想到竟是贵客登门,快请进。”
落座之后,他亲自泡茶,给一人倒了一盏。
“桑兄背着竹筐,是打算去哪啊?”沈文赋喝了口茶水,这才问道。
“是这样的……”
桑永景将打算买粮却被告知已售罄,正打算去岭南又被沈映书叫住的事情简略说了一遍。
一听是要买粮,沈文赋当即便大手一挥,允诺出三百斤的份额:“粮食家里有,桑兄怎么还见外呢,等会儿就让映书给你们装上三百斤。”
“太多了太多了,用不了那么多。”这比预期要买的数量还要多出六十斤,桑永景当即便要拒绝。
桑榆却是适时出言:“诶,爹,这个量不多。就先谢过沈村长,解了我们燃眉之急。”
六十斤的粮食,从哪买不是买,一家人吃饭要不了多久就能消耗掉,何必为了那点零头斤斤计较。
既然要领这份人情,那二百四十斤和三百斤本就没差。
她主动开口说话,沈文赋的目光也顺势看过去,脸上的笑容不变:“桑小娘子,之前多亏是你及时出手相救,檀儿才能顺利生产。”
“本该及时上门道谢,不过谢礼有些耗费时间,直到昨日才备齐,这才耽搁下来。”
这话有点不好接,桑榆微微一笑。
“卉儿姑娘求到我这,恰好我又学了点岐黄之术的皮毛。汪夫人福大命大,我不过是瞎猫撞上死耗子,哪担得起什么谢。”
她从一开始立的人设就是,不太懂医术,能救活人全是对方命大,从没有以救命恩人自居。
也不知道是不是她说的话正合沈文赋的心意,还是话里的‘汪夫人福大命大’取悦到沈文赋。
他忽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声爽朗:“哈哈哈,桑小娘子太过自谦了。映书,还不快将谢礼拿给桑小娘子。”
这东西应该早就提前准备好,沈映书从堂屋正中的案几上拿过一物,放到桑榆身侧的桌子上,而后退回原位坐下。
桑榆视线落在那物件上,见是一方上过清漆的木盒,倒不觉得奇怪,拿起轻轻打开。
里面赫然是一摞纸质地契,仔细一看便能瞧见上面写着的清溪村字样。
果然,是村子外的土地,这点跟桑榆猜想的一样,就是量有点大,粗略一看得有十多亩。
沈文赋开口解释:“先前一直想着要用什么作为谢礼,总觉得什么都不合适。”
“后来还是映书这孩子提醒,我才想起来,桑家初来清溪,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