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剩下所缺的就是泥土。
岭南地区的冬季气温到不了零下,房屋的保温措施不是很重要,但隔热是必须的。
以竹子为墙体支撑,透气性很好,但竹节间的空隙免不了会漏风,这时候就需要用泥土来填补空隙。
就地取用普通的黄土或黏土加水搅拌涂上去,黏性较好但强度不够,可能隔三岔五就要修补。
这个时候就可以在泥土中掺入干草、麦秸或植物碎末,比起纯泥抗裂性大大提升,还兼具一定的保温与防护作用。
很多乡下地区的灶台、土炕直到今日仍旧使用这种方式建造。
第二种就已经足够耐用,但桑榆还知道第三种配方。
石灰、河沙与黄土混合在一起,自秦代开始便用这个法子来修建长城与城墙。
而她打算用的是第三种配方的进阶版,石灰、黄土、河沙,再加入糯米汁与红糖,干固后坚硬如石,防水抗腐。
只要不出现什么地震洪水之类的天灾,能屹立百年不倒。真正的人走房还在,一房传三代。
石灰这东西炭场那边就能烧出来,花点小钱买点不费什么力气。黄土得自己去山里找找,河沙可以从溪水底部采集。
红糖没有,但需要的量并不大,和糯米一并买回来就行。
原本桑永景想直接去清溪村的小溪中挖沙,毕竟离得近,挖出来的沙子直接就能运到山壁那边晾晒,省得来回搬运费事。
却被桑榆拦下,她不赞同地摇摇头:“爹,我们去山里那条溪流里挖沙,上次抓鱼时我就看见河床底部有一层细沙,收集起来足够用。”
“干嘛费那事,清溪村里的小溪里不就有吗?”桑永景浑不在意地摆摆手。
有时候桑榆真的很想打开她爹的头看一看,里面究竟有没有脑子,明明很多事一眼就能看出来,他却偏偏看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