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站在门前发呆,也不知道现在这个大宅是谁家的,家里人搬哪去了。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看来看去也没人前去敲门,还是江父出门去看庄稼看到门口的三人才把他们领进家门。

孩子们一进家门,就被这宽敞漂亮的新宅吸引住了。

江柏兴奋地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嘴里大喊着:“哇,咱们家变这么大啦!”

江海和十一则好奇地打量着各个房间,对自己专属的房间更是喜欢得不得了。

江父江母看到孩子们回来,笑得合不拢嘴,忙着给他们拿吃的。

苏杏也赶紧去厨房,打算给孩子们做点好吃的。江立田则带着孩子们去院里到处转了转,特意给他们介绍了家里的茅房。

吃过午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商量着秋收的事情。江父说:“今年庄稼长得不错,咱们得抓紧时间收割,争取有个好收成。”

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随后,江家众人便开始为秋收做准备,磨镰刀、修农具,整个家里充满了忙碌而又温馨的氛围。

孩子们也跟着大人一起干活,虽然有些累,但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江海他们回来的第二天就开始秋收了。

“今天就开始秋收吧,今年老三老四不回来帮忙,得抓紧时间。”江父说道。

此时田地已经金黄一片,就等着农民们把它们带回家中储藏,只是这过程得费些时间,还得费点人。大家在江父的带领下开始了秋收。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稻田里的稻子很快就被割了一大半。

中午时分,太阳高悬,大家都有些疲惫。苏杏准备了丰盛的午饭,大家围坐在一起,快速地消灭着手中的食物。

饭后稍作休息,大家又继续投入到秋收工作中。

苏杏望着那一片片金黄的稻田,改良种植方法的念头又从心里冒了出来,但是想到现在江家还没什么根基又给压了下去。至少等家里出了举人再说吧。

江家人费了好几天终于把所有稻谷颗粒归仓。随之而来的就是交赋税,由于户口分开了,江海的秀才功名只能管他们自家的田地不用交税,其他几家都是要交税的。

秀才本可以免一家徭役及二十亩田地税。江海考上秀才时就有族老让江父把家里所有田地放到江海名下这样就可以不交田地税。

江父当时就拒绝了,他说“江海考上秀才,他家不用交税那是朝廷给的体面。其他人要是想要那个体面就靠自己去挣。

现在的日子我觉得很好,我只是一个种地的为朝廷做不了什么,种地交税就是我能做的仅有的贡献了。”

江父都这样说了,别人哪好再说什么。只有的人在背地里骂他傻,有便宜都不知道占。

还有的人看江海名下的田地还不到二十亩就想把自己的放过去。

江父全都答应了下来说道“要放也可以,但是你们也不能白放吧,这样,我做主收二成做为保管费。”

江父这话一出,人群当时就沸腾了,这样一来和交税有什么区别。这不是变着法的拒绝吗。

当即就有人在人群里骂江三牛心黑,都是族人还好意思收二成粮,也不怕吃了噎死。

江家人听见骂他们爹(爷爷)这可就忍不了,把人从人群中拉出来揍了一遍才放手。其他人看见这样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所以江海秀才名下不用交税服徭役的只他们一家。

现在又要交粮税了,这些年风调雨顺,附近村子都种了红薯,饭还是能吃饱的,大家都痛痛快快的交上了粮税。

来收税的衙役看见江家村人这么积极,心情都好了几分,踢大斗的脚都轻了几分。

衙役收粮税是用一个大斗量的,衙役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