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出来的却是胡子拉碴,感觉像是几天几夜没睡觉了似的,不由得庆幸他们俩没有选择科举这条路。
考完了之后,他们还得等着放榜,要是榜上有名,还想继续考举人的话,就得赶往京城了。
府试在七月中旬,会试在八月底,要是不想考举人的话,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当然了你要是想继续读书,拿着考上秀才的凭证还可以去府学入学。
放榜那一日榜前挤的是人山人海,江松凭借着自己的身体优势和锐利的目光,终于挤进人群。
看见了江海和王堂的名字都挂在了榜上,并且他们俩还考的都不错,
江海考了第十名,王堂考了第十五名,现下两人都是有正儿八经的功名在身的秀才了。
江松又使出牛劲从人群中挤了出来跑回客栈,
他特别激动的告诉江海,“弟呀,你考中了,姐夫也考中了,哈哈哈,我们江家出了个秀才,
还有一个秀才女婿,这下回家爷奶,叔伯们还不知道得高兴成什么样。哈哈哈。”他一边说一边大笑着,实在是太高兴了。
江海和王堂比江松要冷静一点,但也只有一点点,他们也是很高兴的,嘴角的笑压都压不下来。
不一会儿报喜的就来到了客栈,江松出面给报喜的送了喜钱,报喜的就欢天喜地的离开去下一个人那。
取得了好成绩,他们俩也没有盲目自信,并不打算参加今年的举人考试,所以他们决定回家。
在江海他们还没回到家的时候报喜的人就已经到了,江家一下子炸开了锅。
江父和江母笑得合不拢嘴,脸上的皱纹都挤到了一起。
叔伯们也都围过来,满脸的骄傲。江家出了个秀才,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江家开始准备大摆宴席庆祝,村里的人听到消息也都纷纷赶来道喜。
大家都在议论着江海出息,夸赞江家祖坟冒了青烟。
江海他们在第二天就踏上了回乡的路,一路上心情格外舒畅。
还没到村口,就远远看到村里热闹非凡,人群熙熙攘攘。走进村子,大家立刻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恭喜着他。
江父迎上前,拍着江海的肩膀,激动地说:“好小子,给咱家争气了!”江母拉着江海的手,眼里满是慈爱。
江海笑着向大家道谢,心里满是温暖。这场喜事,让江家在村里的地位又上了一个台阶,也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这边王堂在到了云县就和江海他们分别回王家村了。
王家同样人来人往的,大家看到王堂回来瞬间把他团团围住,大家都笑着恭喜他。
王母看见这情形,总算扬眉吐气了一回,村里人没少笑话她就生了一个儿子,让王家子嗣单薄。
现在他儿有出息了,还不是得捧着她。生一个又怎么样,她这一个顶人家五个。
江家和王家都摆了宴席,但是两家人特意错开时间摆的,这样才好去对方家赴宴。
两家人还沉浸在喜悦中时两个当事人却已沉淀了下来。
短暂的喜悦过后,两人又沉下心来认真读书了,秀才只是第一步,后面要走的路还长呢。
第42章 论家中生计
随着江海高中,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了江老四面前。
科考是非常费银子的,因为烧了三年的炭,现在小有积蓄,考举人都是够用的,可是那以后呢?
他们有三个儿子,不能把钱全花大儿子身上。
虽说以江海的性子他发达了必不会薄待了他兄弟们。可是科举充满了不确定性,谁知道哪一年才会发达呢?
儿子们一年比一年大,还得给娶媳妇,要娶媳妇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