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两个讲完话就熄蜡烛睡觉了,其他的孩子在十一还在看书的时候都已经睡着了,毕竟今天上山都累了。
第二十一章秋收前
自那日野炊过后,苏杏就再也没有带过几个小的上山,只每日领着江松去山上练箭。
也不是每日都能打到猎物,但是隔个几天总会有点收获,这一段时间江家人好像都长胖了,个个都气色红润的。十五十六路也走得稳稳当当的了。
现在苏杏不光带着江松练箭,江湖也加入了进来。她每日带着两个孩子早出晚归的,除了还顾着十一念书,其他的几个孩子又交给了江梅姐妹三个照顾着。
家里人已经知道了,苏杏在教江松江湖兄弟两个练射箭,可他们都装作不知道,从不多问。
这一日早上,苏杏又带着两个男孩准备上山去,江父拦住了他们。
“过几日再去吧,明天家里要开始秋收了,今天得把家里的农具什么的都准备好。”
是啊,一晃都过去这么久了,六月的时候来到这里,现在都八月了。来的时候,稻田里的禾苗还是青青的,现在都已经黄了。
说起来好像差了点什么,对了,江立田。这家伙不是说他每月都有三天休假吗?他七月好像没有回来。
这人啊,就是不经念,刚想到他就看到他出现在了门口,门口的人又黑又瘦的,比他上次回来的时候还要瘦一些,不知道在外面忙了些什么。
“爹,我回来了。”
“回来了就好,正好家里明日秋收,你也回来帮帮忙,你大哥呢?他不回来吗?”
“他不回来,我走时还特意去问了,他说酒楼这几日忙。”
“忙,忙个屁,酒楼什么时候不忙?秋收这样的大事都不回来,光知道吃家里的粮食。
那你几个读书的侄儿呢?他们可放秋收假?”
“江海和江柏都在后面呢,我嫌他俩走的慢,我先回来了。”
话落就看见大门口又进来了两个人。走在前面的人,年纪大一点,高一点,整个人看上去瘦瘦弱弱的,
不过很有精气神,就像那苍劲的竹子一样。后面的年纪小一点,比前面的人矮了一个头,但是要壮实很多。
想来这就是在县里求学的江海和江柏两个人了。
赵芳和赵春花一下就冲上去抱住了各自的儿子好一顿清香。
江父也很高兴,这两个孙子一直在县里读书,很少有回家的时候,上次他们六叔成亲,他们正值学堂里的考试都没有回来。
江海,可是他们老江家的希望,十三岁就已经考过了童生,再读几年,考个秀才还是不成问题的,在往上就不知道了。
江父高兴得大声喊道。“老婆子,去把你的鸡杀两只,孙子回来了给他们好好补一补。”
江母也从房里迎了出来笑着道,“好,杀,杀两只。”
江海忙道“奶,不用了,我们在县里吃的挺好的,那鸡就留着下蛋吧。”
“我养的鸡还多着呢,少两只不打紧的啊,看看你们两个瘦的。是该好好补补了。”
虽然江柏是比江海壮实一点,但他其实也是瘦弱的。
赵春花一听要杀鸡给他的儿子补身子忙说道,“娘,我去,我去。”
“好,你愿意去就去。”
赵春花听着高兴的向后院走去,她挑出了两只最肥的母鸡,一刀一个。很快就结束了两只母鸡的小命。好像生怕姜母反悔一样。那速度快的……
这时,江父开口,“好了,我把明天的活计分配一下。
老三老四,你俩负责在院坝上打谷子。江海,你负责赶牛车把谷子运回院坝里。江梅,江兰带好几个小的,顺便捡捡田里掉落的谷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