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壮汉见江家人都准备好了,接过东西和信件就告辞离去了。
等到两人离去,江父这才掏出怀中的信来看。展开信件,上面只有八个大字。他念了出来“一切安好,勿念。江松。”
这下把江父都给整无语了,你千里迢迢让人送信回来,就不知道多写点吗?就这么几个字,是买不起笔墨了吗?
反手把信递给了赵春花就接着去田里干活去了。赵春花接过信看了又看,可是她不识字,也不知道在看什么。看了好一会才小心翼翼地收起来。
赵春花收好信想到苏杏拿过来的银票,就取了两百多两的银子往苏杏院里去。
“六弟妹,我来还你银子,还有刚刚那些药多少钱?我一起给你。“
“四嫂这说的什么话,两百两我收了,去钱庄用银票兑银子还得收手续费呢,我就不找你手续费了啊。药丸是我这个做婶婶的对江松的心意,你可不能替他拒绝啊。”
“说什么手续费不手续费的,今天可多亏了你了,不然我都慌了手脚。”
“四嫂,都是一家人别谢来谢去的了,以后时间还长呢。”
“是,六弟妹说的对,那你忙我回屋做针线去了。”说完就回了自己院子里。
下午江老三回家知道自己儿子来信了也是欣喜不已,赵春花把信给他一看,他就想儿子是不是没钱买笔墨,只能说真不愧是父子,想法都差不多。
这边江家的日子平平淡淡的过着,那边江松在一个月后收到了两位同袍带给他的家书。
彼时他已经换防从堡垒上下来了,正在军营里修整训练。被上官叫到营房,上官指了指一边的包裹和上面的信说道“你家里人给你的信和东西。”
江松谢过上官拿上东西回了自己的营房里才拆开看。他小心的从信封里拿出信纸,仔细看了起来。
他一看笔记就知道这是十三写的,字比以前写的好多了嘛。待看到后面两句就知道这是小婶婶写的。
他看着小婶婶说要特别注意爱惜就知道这是在棉袄里给他藏东西了。小心的打开包裹,这棉袄一看就是他娘亲手做的,棉花絮的可厚实。
打开棉袄里面用油纸包的一包包的小药丸,里面还用纸条写了药丸的功效,用法用量,这一看就是小婶婶的手笔。
他仔细摸了一遍棉袄,在两边腋下和裤子裆部摸到了纸质样的东西,他想着肯定是银票,他现在手头还有一些银子,就没有拿出来,他现在和十来个人同住一个营房,拿出来也没地方放。
他没想到自己离家出走家里人不但没有怨怪他,还惦记着他。他发誓一定要建功立业活着回去。
第68章 孙大妮回江家
在一个平常的日子里发生了一件不平常的事,孙大妮回来了。
孙大妮是走着回来的,头发乱糟糟的,一对眼眶通红,面容憔悴。
她一走进村里就有人围了上来,一个婶婶问她“立根家的这是好几年不见了,怎么这个样子回来了。”
旁边有人搭话“你家不是发财了吗?还回咱们乡下做啥?”
又有人嘲笑道“看你这样子莫不是你家出了什么事回来求救的?。”
刚开始问话的婶子呸了一口道“不孝顺的东西,从分家就没见她两口子回来过,有事了知道回来求救啦?就该她家倒霉。”
众人纷纷赞同婶子的说法,这两口子可真是冷心冷肺的,不仅对家里老人不孝顺,两个女儿出嫁也没看到影子。
众人想到这懒得搭理她都散开了。
待孙大妮顶着异样的目光走到江家门口的时候,她还以为自己走错了路。眼前这座宽阔的宅院是江家吗?
她站在原地筹措了好一会才上去敲门,虽然江家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