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1 / 3)

张博彦道:“其中有一人卷子,通篇白话,所述也有理据,但是许多观点学问,臣等却未听过。若论文章锦绣,自是有所不及,但臣常听圣人临训,文章之道,有理有据、言之有物、经世致用为佳,华美空洞为次。”

皇帝让他呈上那十份糊名的卷子,一一阅览,既然出题为言朝廷弊政,进士们果然各有些新奇立意,有谈农事的,有谈兵制的,有谈吏治的。到了殿士前十名进士,都是全国人才中的人才,如贾政那种万事不通的迂腐假学究是走不到这里来的。

看到称心处,徒元义心情也是十分愉悦,这届科考与前生的已经很不一样。天下士子为了当官,自然会揣摩朝廷风向,徒元义登基前管过户部和内务府,登基后狠抓吏治,又极重军权,有明师指点的士子当然就了解过这些。

待看到那半文半白的文章时,徒元义也知道了这是贾环的文章,因为其中一些观点新颖,但是百年来他也听邢岫烟说过。但邢岫烟没有这样严谨地写过一篇科场文章,此时一见也是耳目一新。

徒元义一份份阅过去,却也没有选贾环的卷子进一甲前三名,而是在其它卷子中选出三份。

“此子文章到底火候稍差,言辞间多有狂生之态,选为一甲,朕恐其它进士难服。但是朕也觉其有可取之处,便点为二甲传胪吧。”

说着,徒元义揭开糊名,果见是“金陵府贾环,年十四”,徒元义还浑然天成作态一翻,表示自己的意外,这竟是十四岁的少年的文章和见地。

第134章 新科结果

徒元义因问贾环何在, 贾环这才上前下拜:“学生贾环,叩谢陛下隆恩!”

贾环能考中进士, 他自觉已经是鸿星高照了,要论文采, 他自觉是逊于一些几十岁的老举人的。在诗词上等于“作弊”,经义上却是实打实的背熟, 而那些围绕“仁”的八股文章,也有站在后世的眼光上看问题, 立意又迎合主考张博彦的儒法双/修投机取巧。此时殿试, 更有开了挂,徒元义是重生之君, 知他是现代人。

所以,能被钦点为二甲传胪, 怎么能不高兴?

皇帝再揭开了选中的三份一甲前三名的卷子。

“杭州府 陈廷敏,年二十五;洛阳府 萧景云, 年十九;济南府 李寅,年三十九。”

三人出列拜谢,起身后, 大家看去,头三名中居然有两个不满三十岁的。都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中进士五十岁都不算老。但是人年轻, 报效朝廷的时间自然更长。

贾环才看到之前坐他左边的那个绝世大帅哥正是“洛阳府萧景云”。

却听皇帝大笑道:“景云, 你堂堂定中侯府世子, 竟然科举入士,考出个一甲来,当真是天下奇闻呀!”

只见那绝世大帅哥拜道:“臣家世代得沐君恩,自当报效朝廷,科举明光正道,臣虽不才,也要勉力一试才甘心。”

皇帝龙心大悦,又见陈廷敏也是一表人才,李寅气质儒雅,当下点李寅为状元、陈廷敏为榜眼、萧景云为探花。

接着开始鸿胪寺官员唱名,一甲头三名先在皇帝御座前跪下,然后是贾环。殿试的结果,名次和春闱会试基本保持不变。

这倒是考中名次靠前的人要受累一些,多跪些时候,不过金榜题名时,新科进士们现在乐意多跪。

鸿胪寺官员唱名时,贾环才悄悄抬头看了一眼皇帝,他实在是太好奇了。他是现代穿越者,从未见过皇帝,而这人若非蝴蝶效应会封了贾元春为贤德妃的人,后来还下旨抄了贾府。现在他又重用林如海,他也是他贾环要打工的老板,还有,他是辛秀妍的丈夫。

贾环对辛秀妍感情复杂,她毕竟是他曾经喜欢、感动和欣赏的女人,因为年轻时一个贫寒出身的人特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