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当年的调档线。
最后费薄林守着温伏填了川大的财政系,而自己在综合考量下填了离川大财政系地理位置最近的四川师范互联网法学专业。
为了防止温伏自己偷偷改志愿,在填报志愿截至前的最后一天,费薄林还专门把温伏的志愿表检查了一遍。
在此之前他问过温伏想不想报川音的音乐相关专业,温伏摇头拒绝了。
一是理科报川音很多专业都有限制,二来读艺术相关实在需要不小的经济成本。
他爱音乐没错,音乐是梦想也没错,可梦想不能当饭吃,最基础的生存需求和最高层的自我实现之间还隔着很长远的鸿沟等他慢慢跨越。他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在这个世上和费薄林衣食无忧地活下去。
接着费薄林开始盘算他们的积蓄。
温伏和他两个人一年读大学的学费总共是九千二百元,加上一般情况入学后要交的各种课件资料费和学习花销,两个人一年在学习上的开销保守估算一万两千元。生活费的话两个人一起,算上吃饭和日常用度最少两千块,一学年八个月下来就是一万六。最后两个人读书来往城市间的路费和平时生病或其他大小事务预备的钱勉强算个两千,那么一年在学校至少要花三万。
他这两年和温伏住在一起,平日里精打细算地生活,前年还完了债,现在已经存了四万块。
费薄林算着算着,突然感慨:“这么厉害。”
养一个自己再养一个温伏,他不仅还了给林远宜生前看病的十万,还存下了整整四万――当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吴姨对他额外照顾,帮了很多的忙,才能让小卖部继续经营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