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的皮革内饰、精密的氛围灯……
最后就是主视角与驾驶者结合,李沫沫系好安全带(动作被刻意设计得简洁有力)。她目视前方,眼神透过墨镜镜片,带着一丝掌控全局的自信和从容。右手修长的手指搭在充满未来感的方向盘上,轻轻一拨,档位切换。紧接着,她手腕沉稳地转动方向盘,车辆平稳驶出观景区,汇入空无一人的沿海公路。整个过程流畅、有力,充满了力量感和科技美感。
就这么看似简单的四个镜头,几十秒的剧情,硬是拍了整整两天!
每一个镜头都需要反复打磨:
走路的姿态和节奏是否足够从容有范儿?
车门开启的角度和速度是否完美展现科技感?
放咖啡的动作是否自然优雅,杯架弹出的时机是否精准?
车内空间展示的镜头移动是否流畅,能否充分展现豪华与科技?
挂档、打方向盘的动作是否足够干净利落、充满力量感?
车辆启动驶离的瞬间,车身的动态与海天背景的构图是否完美?
李沫沫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上车、放咖啡、挂档、打方向的动作。在杨璐的巧手下,她的妆容始终精致,发型在海风中乱了又补,补了又乱。汗水浸湿了衬衫内衬,长时间保持姿势让腰背僵硬酸痛。但她没有一句抱怨,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和导演要求的情绪状态。
张宏是个完美主义者,对画面要求近乎苛刻。他盯着监视器,不断喊着“Cut!再来一条!”“眼神再坚定一点!”“方向盘转得再果断些!”“咖啡杯放下的位置偏了半厘米!”“车启动的瞬间,海鸥没飞进构图!重来!”
高孟东则更关注车辆本身在镜头中的表现力,和品牌调性的传递是否到位,不时和张宏、特效师张文明低声交流。小彭扛着沉重的机器,不断调整角度,寻找最佳光影。助理小王跑前跑后,协调现场,递水送纸。
两天的高强度拍摄下来,所有人都累得够呛。但当最后一条拍摄完毕,张宏盯着监视器回放,脸上终于露出了这两天来第一个真正舒展、甚至带着点兴奋的笑容时,李沫沫知道,成了。
回放画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