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娘有的是办法让你涨!】
客车终于在一片地势相对平坦、被高大冷杉环绕的林间空地停下。这里就是云雾山露营基地。一下车,冰冷的山风夹杂着湿漉漉的雾气扑面而来,李沫沫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赶紧把外套拉链拉到顶。
团长杜密拿着喇叭开始指挥:“男生去A区领帐篷!女生去B区!动作快点!自由活动前必须把营地扎好!不然回来天黑了没时间扎营。婷婷,你带女生过去!”
她跟着朱婷婷十几个女生一起过去扎帐篷,却没有原在中心地带,反而在观察到秦屿在边缘搭帐篷后,立刻选了个离他比较近又隔了一个人的地方。
自由拍摄活动在云雾山苍翠的林间和壮阔的山脊线上展开。李沫沫背着相机,看似专注地投入其中。她时而对着穿透林间的光柱调整角度,时而对着远处翻涌的云海按下快门,神情认真,完全是一副沉浸在新手探索乐趣中的模样。
然而,她的行进路线却暗藏玄机。她像一只敏锐的蝴蝶,看似漫无目的地飞舞,实则始终将秦屿的身影控制在视野可及的范围内。她不会紧紧跟随,那太刻意。而是巧妙地利用地形和植被,时而“恰好”出现在他前方不远处的某个取景点,时而在他换方向时又“偶然”出现在他侧后方的小径上。当秦屿停下来专注拍摄某个角度时,她会在他附近不远的地方也停下,摆弄着自己的相机,眉头微蹙,仿佛遇到了什么技术难题。
这种若即若离的“偶遇”频率恰到好处,不会引起警惕,又能维持存在感。
秦屿对摄影的态度确实专业而投入,但并非完全不理会旁人。当李沫沫“恰巧”在他附近,对着自己的相机屏幕发出轻微的、困扰的叹息声时,他会偶尔抬眼瞥一下。有时,看到李沫沫对着一个明显过曝或构图奇怪的照片一脸纠结,他甚至会极其简短地抛出一两个词:
“测光点。”
或者:“前景。”
声音冷淡,惜字如金,仿佛只是自言自语。
李沫沫立刻抓住这些零星的“指点”,脸上适时地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嘴里小声念叨着“哦!原来是这样!”,然后立刻“笨拙”地尝试调整。她不会追着问更多,只是用行动表现出“受教了”的姿态。这种不纠缠、只吸收的“好学新人”形象,让秦屿偶尔瞥向她的眼神里,少了几分纯粹的漠然,多了一丝极其微弱的“还算识趣”的意味。
【叮!目标‘秦屿’对宿主行为产生微弱认同感(非好感),当前好感度:0%(未变化)】
系统提示音依旧冰冷。
李沫沫并不气馁。她知道,0%的坚冰需要更大的契机才能打破。她耐心地等待着,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猎手,潜伏在暗处,静候最佳时机。
夜幕降临,营地篝火熄灭,山林重归寂静,只有风吹过冷杉林的沙沙声和远处隐约的溪流声。疲惫的社员们早已钻入各自的帐篷休息。
李沫沫躺在自己的睡袋里,却没有丝毫睡意。她的帐篷,白天“随意”挑选的位置,距离秦屿的帐篷不过二十多米远,中间只隔了几丛低矮的灌木。这个距离,既能听到那边的动静,又不会显得刻意靠近。
时间一点点流逝,山间的寒气透过帐篷渗入。就在李沫沫估摸着下半夜时分,一阵压抑的、带着惊恐的哭泣和呼救声,隐隐约约地从营地边缘、靠近下坡小径的方向传来!
李沫沫心中一凛,瞬间清醒。她侧耳细听,确认声音来源和距离正是她白天留意过的、一个同样是大一新生的女孩的帐篷附近!
她立刻坐起身,动作迅速但轻巧地拉开帐篷拉链。冰冷的山风瞬间灌入,让她打了个寒颤。她没有立刻冲出去,而是先快速环顾四周,确认了秦屿帐篷的位置。很好,他那边似乎也被惊动了,帐篷里透出微弱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