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蘅带去学校的月饼受到了305众人的一致好评,她们都没吃到过这么丰富的馅料。
大概是为了应景,学校里今天也有月饼卖。
但是是五仁馅儿的。
许彤感慨:“吃过了你刚才带的月饼,再吃学校卖的这五仁,不知道为什么,我竟然觉得有点难以下咽。”
卢红好笑:“是苏蘅做的太好吃了。”
她这话引得众人点头赞同。
她们就没吃过那么软的馅儿,还有一些都不认得是什么,一看就是很费功夫做的。
周晓芸几口把学校买的五仁囫囵吞下肚:“自己买的,含泪也要吃完,不能浪费。”
几人连吃几个月饼,上课的时候被撑得直打饱嗝。
第230章 儿子会理解他的
时间就在这样平淡的快乐中悄然溜走。
树叶在一层层秋雨中逐渐泛黄,随着呼啸的风飘落。
苏蘅的论文在改了三遍以后,终于,蒲丰良再次回北京了。
她本来以为自己的论文是过了,没想到,是能得名师面对面指导了。
张兴禾站在蒲丰良身后给了她一个好自为之的表情。
哈哈,被折磨了几个月,终于有人能享受他的同样待遇了。
张兴禾很是高兴,反客为主的给蒲丰良和苏蘅一人倒了一杯茶。
“不用担心,苏同学,你安心改论文吧,我帮你带秋秋。”
苏蘅:……
我真是,谢谢你啊。
蒲丰良是真的很有耐心,改到后面,苏蘅都觉得自己写的东西是狗屎,他还能温和的指出不足引导改正。
但也不得不说,越改进步越大。
蒲丰良在这给苏蘅特训了一下午,跟张兴禾两人吃过晚饭才走。
苏蘅第二天去上课,还觉得脑子里两种专业的知识在打架。
其实也不怪蒲丰良着急,因为要赶上十一月的那期农科论文期刊。
他这阵子都在北京,苏蘅感觉自己像辅修了俩专业的学位,脑子有点分裂。
十月底的时候,蒲丰良才终于点头,说她的论文过关了。
苏蘅差点喜极而泣。
“相信有了这次经验,以后写经济学的论文也不在话下。”蒲丰良笑着打趣。
“哈哈,应该吧。”
别以为我没听出来老师你在拉踩啊!
解决完这件事,陆明川跟苏景也回来了。
灰大听到动静汪汪叫几声,才发现是主人回家,顿时摇着尾巴凑上前。
苏蘅听着动静出来,就看到提着大包小包的两人。
“回来啦,这次怎么去了这么久,你们手里提的什么?”
苏景没抢陆明川的话,听他给苏蘅解释:“我们跑了趟沪市,顺便给你带了些小玩意。”
苏蘅一听顿时来了兴趣,不过看到两人略显憔悴的面容,还是说:“先进屋吃点东西吧,跑这么远,肯定累坏了。”
文舒跟苏岳正在院子里,他们的小店走上正轨以后,就不再加班加点的做活儿了。
因为发现自己太忙的话,苏蘅在家中的压力会增加。
他们也不是想拼出多大的事业,见闺女受累,之后就没有接太多单子。
每次接两单做完才接下一单,现在正常五六点就回家了。
不过他们这样慢工出细活,来的顾客反而还多了些。
只要手艺好,顾客不介意多等一等。
苏蘅进屋给陆明川和苏景端上两碗热乎乎的馄饨,才兴冲冲地打开陆明川带的包裹瞧了瞧。
里面是漂亮时髦的发夹跟耳环,她拿着比划了一下,觉得都很合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