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麦冬虽然警惕心比乔蔓青重,但观察了几次,也觉得这对夫妻看起来朴实无华,言行举止并无出格之处,更像是本性善良热心的普通人。
“那个周大哥和乔大姐,人好像确实不错。”某天饭后,沈麦冬对乔蔓青说。
乔蔓青点点头:“是啊,就是太热情了,总想帮忙,我都不好意思了。”
“人家一片好心,总是拒绝也不好。下次他们再送点什么自家做的不值钱的东西,你就收下,然后回头买点等值的水果或者点心回赠过去,礼尚往来,既不欠人情,也不伤和气。”
沈麦冬给出了建议。
乔蔓青觉得他说得有道理。
于是,当乔秋兰又一次送来一罐自称是老家亲戚捎来的蜂蜜时,乔蔓青没有再推辞。
而是笑着接过,真诚地道了谢。
隔天,她就买了一袋时令水果硬塞给了乔秋兰。
乔秋兰推拒一番后无奈收下,脸上笑开了花:“哎呀,大妹子你真是太客气了!这让我们多过意不去啊!”
这样一来二去,双方似乎形成了一种默契的礼尚往来关系。
乔蔓青心里的那点不好意思渐渐消散,对乔秋兰和周永义的信任感与日俱增。
她开始会和乔秋兰在走廊上多聊几句,话题从照顾病人的心得,慢慢扩展到生活中的琐事。
乔秋兰极其擅长倾听和附和,总能精准地表达对乔蔓青辛苦,能干的赞美和同情。
偶尔也会不经意地打听一点。无关紧要的信息。
乔蔓青并未意识到有什么不妥,只觉得这乔大姐太热情,所以也就不设防。
有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也都一一跟她说了。
殊不知,她认为的那些无关紧要的事,和她的日常生活习惯。
都被这对热情的夫妻,默默地记在心里。
每天,周永义都会找机会溜出医院。
通过邮局电话,向郭邵宁汇报当天收获。
“乔蔓青今天心情似乎不错,推着她男人下楼散了半小时步。”
“她上午去了趟邮局,应该是给家里打电话。”
“乔蔓青跟乔秋兰抱怨了几句医院食堂的菜有点油,担心她男人吃不好。”
“沈麦冬的恢复情况好像挺好,医生说有望不用拐杖,但可能还会有点跛......”
郭邵宁在电话那头,静静地听着这些琐碎的、关于乔蔓青的点点滴滴。
第216章 一张无形的网
他像收集珍宝一样,将这些碎片拼凑起来,在脑海中勾勒出乔蔓青每日生活的轨迹和情绪起伏。
这种近乎窥私的掌控感,让他产生了一种扭曲的满足感。
仿佛自己无形中已经参与了她的人生。
他甚至会根据这些信息,微妙地调整自己出现的时间和方式。
比如,听说她抱怨食堂油腻。
下次他去时,便会带去一家知名老字号做的清淡滋补汤品,理由是“朋友开的店,顺手带的,多了一份”。
乔蔓青对此毫无察觉。
她只是觉得,郭邵宁似乎越来越懂分寸。
送的礼物也越来越实用,虽然她依旧坚持回礼或婉拒,但抵触心理确实减轻了不少。
她甚至偶尔会想,也许之前真的是自己和小题大做了,郭邵宁或许真的只是一个比较细心的朋友。
而乔秋兰,则凭借着同姓的缘分和炉火纯青的演技,越发地取得了乔蔓青的信任。
她开始能进出沈麦冬的病房,有时会热心地帮乔蔓青搭把手。
乔蔓青对她感激不尽,愈发觉得这位本家大姐是个难得的热心人。
一张无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