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伏地叩首,山呼陛下圣明。
数日之后,宝源局奏报,佛像共融炼八百四十万两白银,相当于国库一年多的收入。
事后,陈琰将平安拎到书房去,关起门来小声问:“佛像被毁,是不是你的主意?”
平安把头摇得像拨浪鼓:“真不是,我只是提示二师祖可以在天象上做文章,谁知陛下听了这个提议,便说趁着打雷天,塞一把火药,直接把佛像给炸了。不过这样也好,一不做二不休,凭谁也说不出什么了。”
陈琰狐疑地问:“你真没参与?”
平安接着摇头。
“那七彩祥云是怎么回事?许多人亲眼所见的。”陈琰又问。
平安笑得很鸡贼,小声道:“我请了王实甫帮忙,往火药里放了点东西,他炸炉子炸多了很有经验,什么朱砂啊、铜粉啊、硫磺啊,产生不同的焰色反应,就会看到五颜六色的烟雾。”
“还说你没参与……”陈琰听得后脊阵阵生寒,这孩子居然瞒着他做了这么大的事。
“陛下交代严加保密的事,我实在不敢乱说嘛。”平安心虚地笑着:“爹,这次是事出有因,我还是跟您天下第一好的,昂。”
陈琰瞥他一眼,这还差不多……
须臾想起这根本不是重点,便又叮嘱他:“这件事自此与你无关,不要再对任何人提起,连太子也不要提。”
平安点点头:“明白,我嘴很严的。”
……
平安这一t年一直跟清儿保持通信,了解豫州的灾情,近来问她返程时间,原本计划在中秋之前回京和父母团聚的,谁知豫州春河县发生了瘟疫,她向太医院告假,带着十几个省里的医士去支援疫区了。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平安并不惊讶,忙找裁缝日夜赶工,做出一百个纱布口罩,通过官驿捎往豫州,并写信告诉清儿务必要保护好自己。
即便如此,平安依然觉得心神不宁,因为清儿在信中说,她此时正在崇山书院,书院的山长薛萼,在书院空地处搭起窝棚,并腾空了大部分校舍,收容患有疫病的百姓。
崇山书院,平安印象很深,《奸臣录》中记载,陈平瑞夙慧颖悟,十三岁考入春河县崇山书院求学,十五岁家遭变故,才从书院紧急赶回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