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出宫回家的路上,已经感受到京城里浓浓的年味儿了。

时人很重视新年,不管这一年发生了多少灾祸,都希望截止在新春到来之前,所以不论王公贵族还是寻常百姓,都会认认真真地准备过年。

到了年初一,一过丑时,远远近近的鞭炮声渐渐平息,夜阑人静,忙碌数日的百姓进入梦乡,睡上两个时辰,还要早起拜年。

陈琰和陈老爷却已经换上了朝服,林月白和赵氏也穿翟衣,腰系犀角带,头戴大冠百官大朝之外,内外命妇也要朝拜中宫。

“真辛苦啊。”

造成如今这个局面的始作俑者打了个哈欠,回屋舒舒服服地蒙头补觉。

朝会上,皇帝果然宣布立珉王为太子的决定,并下旨礼部及钦天监择吉日举行册立仪式,令工部尽快修缮东宫所在的撷芳宫。

并授翰林院掌院学士陈琰、侍讲学士胡莹、武英殿大学士王时来为东宫讲官。

朝会之后,便有成群结队的学生、下属、甚至是没什么关系的官员,一个个衣冠整齐、手持名帖,来到甜水胡同的陈家拜年。

陈琰出城搬兵救了未来太子的命,又被任命为太子的老师,真可谓是炙手可热,自然是大家争相拜年的对象。

陈琰却抢先一步开溜,带着妻子平安先去沈家和郭家拜年,留话让来客留下拜贴即可,类似于后世的微信拜年。

众人扑了个空,却也有话说陈部堂真是尊师重教的典范。

这时有人提议,拜不成陈大人,拜老陈大人也是一样的!

围在前院不肯走,生生将熬夜守岁、天不亮就去参加大朝会的老陈大人逼出来被迫营业。

第851章 第 851 章 还是有些孺慕之情在的……

去沈家的路上, 平安看着街道上熟人相见相互打躬拜年的喜庆场面,问道:“爹,咱们这样跑出来合适吗?”

“不妨事, 你祖父可以应付。”陈琰道。

“也对。”平安心想,自打祖父做了官,可是一天比一天成熟了。

转眼来到郭家,郭恒与陈琰不同, 位居天官,与首辅不相上下,无须在意人情,想不见客就不见客,在大门口放个“接福袋”,同僚下属便都知道了。

且今年没再收到关于“小状元体”的投诉, 便知道平安的字已经初具筋骨,至少不至于有碍观瞻了。

他终于清清静静过了个年。

给二师祖拜完年后,照旧去大师祖家吃饭。

沈廷鹤同样不喜吵闹, 只放进几个关系较为亲近的门生和自家堂侄和远房堂弟一家, 摆了个家宴聚一聚。

除了清儿都是长辈, 平安还可以继续赖在女席和清儿凑头说小话, 一个说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一个说将整头百合中放入腌制好的肉糜, 加少许干贝提鲜, 加高汤炖煮, 香滑绵软, 状若莲花……就这样都能聊上半个时辰。

直到宴席到了尾声,清儿问平安:“找到可以做输液管的材料了吗?”

平安摇头,他几乎问遍了来自天南海北的各地官员, 没人听说过可以代替橡胶的防水可形变材料,他只好谎称要发明一种军用器材,托锦衣卫帮忙寻找。

清儿告诉他,趁着上次皇帝旧伤复发,她托他爹换药时取了伤口渗出的脓水回去,用不同浓度大蒜素与蒸馏水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发现,大蒜素针对陛下的病是有效的。

平安低呼道:“太好了!”

万事俱备,只差东风。

话音刚落,就听见屏风外面的男席上大师祖在说话。

大师祖今天兴致颇高,多喝了几杯,话也多起来,无非是勉励后辈们要治好学、当好官、做好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