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

他赶紧劝老爹,老百姓有检举细作的觉悟,官府有宁可错抓不可放过的敏锐,对国家来说才是真正的安全!

更何况那“千里镜”确实能看清都督府内的人员调派。

所以,从热心百姓到顺天府再到北镇抚司,都没有做错什么,怎么可以参人家!

他觉得自己没有长成熊孩子,全靠自己秉性纯良三观正!

一番话倒让陈琰对他刮目相看。

待平安出门,林月白有些担心,这样教孩子真的没有问题吗?

陈琰笑道:“孩子在外头受了委屈,我自然要向着他说话,你看他很快就消气了,都能义正言辞地教训他爹了。”

林月白:……

……

次日,皇帝就从罗纶口中听到了关于“抓捕细作”的乌龙。

“千里镜,好大的口气。”他哂笑。

可当他看到真正看到那竹筒制成的望远工具时,几乎是汗毛倒竖,立刻命人将几个“涉案”的孩子带进内廷。

孩子们一致“指控”是顾金生做的,顾金生说是刘厦给的图纸,刘厦说是平安出得主意,平安眼珠一转,指着皇帝身后眼观鼻鼻观心的珉王:“是殿下提供了材料。”

珉王抗揍。

珉王:??!

皇帝这才明白,李泊言拿麻袋装走他殿中的水晶摆设是干什么用的,没想到这败家子,也能做些有用的事。

平安偷瞄一眼面沉似水的皇帝,心中忐忑不安,难怪说伴君如虎,这种身份上的悬殊给人的压迫感也太强了。

这时,皇帝突然朗声笑了。

平安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完了完了,要是把打仗治国都很厉害的皇帝大叔气疯了,岂不成了天下的罪人?

“甚好甚好,你们有功,有大功!”皇帝道:“朕要赏你们,重重地赏!”

到了下午,竟有太监到博兼堂传旨,封陈平安为从七品从仕郎,刘厦、顾金生为正八品迪功郎,另赏赐金银布帛若干。

平安莫名其妙就有了官职,有点发懵,从七品是什么概念?小叔公从庶常馆被皇帝拎出来给皇子授课的时候,授的是翰林检讨,也是从七品……

顾金生仍惦记着他的千里镜,谁知吴公公告诉他,千里镜是别想了,已经被送到工部拆开绘图,由专人负责造办了。

第102章 第 102 章 这家伙串频了吧?

金生在哭, 刘厦在乐,平安拿着圣旨问胡学士:“从仕郎是什么郎?”

他只听说过七匹狼。

胡学士告诉他,从仕郎是散官, 没有实际的衙门和职务。

“就是说不用干活也能领俸禄?”平安问。

“这话说得……”胡学士刚想反驳,却发现好像是那么回事。

平安欢呼一声:“不,用,读, 书,啦!”

刘厦将厚厚的一册《尚书》往书箱里一扔,就想收拾收拾回家睡大觉,引来一众羡慕的目光。

“站住!”胡学士呵斥一声:“谁说授了官就不用读书了?朝中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皆有恩荫,难道都不用读书了吗?坐下!”

平安和刘厦如霜打的茄子,连头顶的鬏鬏都耷拉下来。

午休时间, 胡学士又将三个孩子拎到眼前,苦口婆心的告诫他们,散官毕竟只是一份荣誉, 非科举所得终非正途, 将来中进士、点翰林, 脚踏实地地走仕途才是读书人该做的事。

所以这个官, 除了每月有一点微薄且不一定能按时发放的俸禄以外, 并没什么实际作用。

金生更伤心了, 既然必须读书的话, 他还是想要他的千里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