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丰嬷嬷还特地让人将房前的地面弄平整开阔了。

就怕公主摔跤。

月光如水。

洒在院中踱步的美人身上,泛着银色的光芒。

玉清公主想着丰嬷嬷来回禀的话。

崔琰抱了淼淼,听了淼淼背诵诗文,还留了淼淼用膳,给她夹菜,给她擦手擦嘴。

很喜欢淼淼。

当然,崔琰对姜子宴兄妹俩说让他们别来公主府的话,丰嬷嬷也一五一十禀报了。

什么身体孱弱,身患旧疾。

全是胡扯。

相识多年,她身体好不好,崔琰会不知道。

不就是对她心里还有怨有恨,生怕她带坏了淼淼。

不过她也不气,反而有些开心,就知道崔琰从未放下过她。

这人惯常面冷心热。

对什么事都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几乎从他脸上看不到任何情绪的波动,喜怒不形于色。

唯有对在乎的人和事,他才会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听到院墙外的打更声,玉清公主回了屋,躺回自己大床上。

还是睡不着。

一闭眼就想起过去,回忆像潮水般涌来。

那一年。

她十二,崔琰十八。

生活在皇城十二年,走遍了宫里的每一个角落,唯独没去过父皇上朝的地方。

人就是这样的,越是去不到的地方,就越是好奇。

她好奇朝堂是什么模样的,也好奇父皇和朝臣们上朝都说些什么。

尤其好奇言官。

因为父皇常常被那群御史气得半死,好奇这天下竟还有人敢气父皇。

于是她就扮成小太监悄悄跟着父皇去上朝。

只一眼,她就瞧见了群臣中的少年郎。

他穿着宽大的朝服,空荡荡的,笔直的站在人群中。

小小年纪,甚至还未及冠,就已经及第入仕。

一张稚嫩的脸,说起国家大事来头头是道,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样。

让小公主挪不开眼。

只那一眼,她就对这少年无法自拔了。

想接近他,了解他,与他说说话。

一场风寒,她病了好些时日,被母后送到京郊别苑养病。

突发奇想的,她不想回宫生活了,皇宫就是困住无数女子的牢笼。

她想挣脱出来,不甘困于宫中。

于是她买通御医,有了一场场的装病,以养病为由到宫外散心,并留在了京郊别苑养病。

别苑山庄有温泉,对她的顽疾恢复有好处。

装了一年之久后,她如愿以偿,不再被要求回宫。

顺理成章的留在了别苑常住。

她自由了。

宫外天地广阔,她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

为了不被发现,还特地找了与她身量相似的奴婢模仿她,假扮她,给她打掩护。

自己则带着心腹四处逍遥快活。

玩遍吃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甚至都成了个小纨绔。

她很清楚,即便她是大梁的公主,对于自己的婚姻她是无法做主,终究是要嫁给父皇母后指定的人选。

她无力抗争。

若是没见过崔琰也就罢了,她会认命。

可是见了崔琰,她就有了想法,明知不可为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