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那种情况,向皇上请旨,不就暴露了他们的计划。
敌人有了防备,那还怎么引蛇出洞,
此时弹劾他,倒没觉得这个御史有什么坏心眼,就觉得他脑子不太好使。
或者就是脑子太好使了,居心叵测。
但那又如何。
满朝文武百官,多的是世家门阀子弟,关系错综复杂,见不惯他的比比皆是,不是所有人都是同皇上一条心的。
水至清则无鱼。
仗着权势排除异己,这种事他也做不来。
此番回京,幸好他只带了三千精兵,要是多带一些,这些人就该怀疑他造反了。
不过这也不是他该担心的,有人自会替他想法子。
穆云戟看向金銮宝殿上的那位。
新皇仁慈,体弱,见不得血腥,太过血腥的场面,容易把他送走。
像玉清公主那样砍人是不可能的。
他虽然体弱,但却是个心思通透之人,有的是法子忽悠这些老顽固。
新皇其实一点都不想当这个皇,只是走个过场,这江山不是他打下来的,他也守不住。
身体和精力都不允许。
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还是很敬业的坚持上朝。
御史的弹劾奏章,他还是得看。
看了一会,咳嗽几声,这才正色道:“穆公爷自然是奉诏回京的,只不过奉的不是先帝的诏,而是太皇太后的诏,爱卿觉得有问题?”
穿着一身龙袍,坐在金銮宝座上,即便是精神头有些弱的新皇。
也很威严。
虽然没有太皇太后颁旨,让前线将军回朝的先例,但谁敢说有问题。
除非活腻了。
这位御史也不敢抬抬杠。
张了张嘴,结舌道:“没,当然没问题,是臣失察。”
说完便没敢再吱声。
找茬的事告一段落,却有人打起了立储的主意。
看新皇说句话都要喘一下,或者咳嗽几声,总感觉会突然倒下就起不来了。
到时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争来争去,他们又得重新站队,刚死里逃生,这种拿命去赌的事,他们怕了。
还是尽早立太子为宜。
“众卿说说看,该立谁为太子。”
看新皇的神情,并未恼怒,不像是考验他们,还让他们各抒己见。
群臣一听,就放开来畅所欲言。
有支持立小皇子符钰的,也有支持立景王的。
新皇就这样静静的看着他们吵,直到双方都吵不动了,偃旗息鼓。
才开口:“吵够了没?”
新皇起身,由内侍搀扶着,颤颤巍巍的走下金銮宝座,朝着群臣走来。
在群臣面前走了一圈,打量着每一个人:“众卿也不必急着立储,立储事小,眼下还有一件更大的事……”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
新皇路都快走不稳了,眼下还有比立储更大的事?
立储迫在眉睫。
“朕决定将皇位禅位于吾弟景王,诸卿以为如何?”
朝堂上依旧鸦雀无声。
心里却拍手叫好。
多数人是乐意的,谁不想要一个健康强壮的君主,不想要一个长治久安的繁华盛世。
这是病恹恹的君主和黄口小儿给不了的。
都是嫡出正统,他们当然选景王。
这是明智之选。
哪怕是一些守旧的老臣也开始犹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