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光邦看着手里的账本,感觉像是烫手山芋。

要是把这东西拿回楚楼去,估计陈星落要跟他生气。

他想了想,反正沈栀意只是让他把东西交给他爹,也没说具体要干什么。

他也不是没交,只不过他爹没要嘛。

那这东西,就没用了吧。

郑光邦拿着账本,回自己房间,顺手扔在了桌上。

-

沈栀意一晚上都没怎么睡好。

秦世川想挽回面子,想让她吃点苦头,就还会在想别的办法。

她现在没能力和秦家对抗,就只能指望郑岑在正面能给秦世川一些压力。

可她等了一上午,都没什么消息。

如今京中是太子监国。

太子和皇上不一样,这位皇后所出,年幼受封的储君,三十出头的年纪。

没什么特别的喜好,性情也十分平顺和善。

除开送皇帝离京的当日,再没踏足御书房,可见其恭敬谨慎。

比起皇上,他甚至能算得上勤勉。

虽然没了早朝,可尚书台送至东宫的政务折子,他全都处理得当。

所以,都察院御史参奏沈成林的折子,他自然也能看见。

原以为刑部都动手了,这沈家多半抵抗不住,可今日议事,刑部汪明城禀报。

“臣带人搜查了沈侍郎家中,并未有发现。”

太子今日一身绛紫衣袍,头发仅用玉冠束起,衣着装饰的简单,看起来有些儒雅。

“这么说来,沈侍郎没什么过错了。”

“御史,还参吗?”

提奏的御史,悄悄瞥了一眼秦世川。

秦世川站在众臣之首,眼皮低垂。

“殿下,臣以为,沈侍郎不劝谏圣上阻止修建承欢阁,反而在国库不丰的情况下,谄媚于上。”

“若朝中人人都效仿沈侍郎,风气未免歪斜。”

话说到这个份上,明眼人都看出来,就算莫须有秦世川也要为难沈成林了。

太子看向郑岑,“郑相的意思呢?”

郑岑一脸严肃,“秦首辅说的有道理。”

“但秦首辅带头捐了修建的银子,难道就不是谄媚于上?”

“殿下,臣以为,若要整肃不正之风,秦首辅首当其冲!”

一贯强势的秦世川,此刻却突然软了。

“郑相说的有理。”

“但是郑相,你也进御书房议过事。圣上指名要钱,我做臣子的,难道能说不给吗?”

“我家里都什么样了,京城谁不知道?”

郑岑阴沉着脸,抿着唇不说话。

昨夜他是被气糊涂了,今天他品出了些不对味。

沈成林要真是秦党,他筹措银两的时候,干什么要对秦世川下手?

而现在,秦世川干什么又求追不舍?

完了,他猜错了啊!

太子出声叫停,“二位大人不要争了。”

“修建承欢阁,已经是离弦之箭。”

“至于沈侍郎的弹劾,既然没有证据,也不能治他的罪,这不合适。”

“但二位说的,整肃不正之风确有必要。”

“二位大人,今日先议到这儿吧。”

议事的臣子也不好再多留,陆陆续续的离开了东宫。

郑岑一脸着急的往家里的跑。

汪明城凑到秦世川身边,“大人,怎么办?”

秦世川眼神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