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孙子一口气喝了汤,等到碗底的时候他瞪大眼睛。
“奶,还有点面和肉沫呢。”
家里人这才发现肉沫都沉到碗底,这饼子换的值。
其他人家这才后悔。
后悔自家没拿东西去换这最后一碗,这是清汤寡水吗?那可是肉,刚才他们瞧见那肉都有手指头大小,喝过又咋,这可是肉汤。
也有的人觉得李家真大方。
李月也没想到村里人这么不挑,她喝过的肉汤都有人喝。
“娘,这样不好吧!我喝过了你还送人,不怕人家膈应?”
“你懂啥!”
张翠萍撇撇嘴。
一大家子吃了碗热腾腾的带肉泡面,精神头十足,歇的也缓过劲来,尤其是她老爹,嚷嚷着又要赶路。
“村长,牛马都要歇息,咱们不能再歇会儿?”
李天拿着烟枪开始pua。
“你现在多走一大步以后就能少走一小步,赶在过冬前到岭南不好吗?到了那还要置办过冬的行头。”
李月忍不住想告诉她爹岭南的冬天没那么冷。
这路就在那,你不走也没人替你多走,所以能忍则忍吧,多走几步也就习惯了。
接下来几天,李月发现这一路上萧阳除了吃饭睡觉停下来,其他的时候都没停,沿路就砍木头。
那木头还放板车上。
一开始她以为是整柴火,后来发现不对啊,他做的好像是圆的。
李月凑近了看怎么看怎么像是轮子,她想起来这不是自己之前告诉他自己对于自行车的想法嘛。
自行车最主要的就是那轮子,还有踩踏的链条可以省力,李月好奇没有链条他到时候怎么让这车运行起来。
每次萧阳做好的轮子都堆在自己板车上,然后空闲的时候就打磨,值夜的时候也打磨,搓搓搓木头的声音时不时传来。
村里唯一的李木匠看他在做木工活也好奇的上前看着他跟着学。
几天后,萧阳的自行车没想到做成了。
“你骑上去试试。”
在休息的时候萧阳把这些组装好,喊李月去试试。
李月没想到这个男人还挺胆大心细的,自己说的话他都记在心里,做的自行车还挺有模有样。
村里人歇下来,做饭的做饭捡柴火的捡柴火,搓麻绳的搓麻绳,大家手上活不停可眼睛就盯着这个奇怪的家伙。
孩子李月塞到她娘手里,自己打算试试这个大家伙。
“李月,这是你男人做的,是啥?咋看着像车?”
李月笑笑不搭话,脚踩在上面。
奇迹的一幕发生了,村里人看着这轱辘转动起来,李月刚开始歪歪扭扭的,没想到过一会儿很平稳的骑在车上,这车也不扭摇晃。
“萧阳这手真巧!”
村里人看着这车子羡慕萧阳不光会打猎,还会做车子呢。
这车子前面有两个座,后面还有一个座,有些胆大的孩子伸着小手嚷嚷着要坐在里面。
村里人眼馋的不行,也想上前试一试。
有的汉子骑上去没想到摔了个狗吃屎,惹得村里人哈哈大笑。
“不行,你咋不如李月呢?你小心别把别人的车给摔坏了。”
这自行车没学过的人还真不一定会骑。
等要赶路的时候村里人就知道自行车的好了。
李月前面坐着李好李婳后面坐着张翠萍抱着李圆。
一开始张翠萍不敢坐,李月让她两条腿岔开坐孩子夹在中间,张翠萍惊得一身汗,没想到闺女骑得还挺好。
自行车是萧阳为李月特别设计和她的身高很符合,不像那种28大杠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