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李月的保证一枝花和大家一样在下工后收拾东西回村。

一大波人离开万草村,忙忙碌碌的万草村安静下来,李天腰间别着闺女新送的旱烟,美滋滋在地头巡视,新的舍不得抽,只是拿出来炫耀,抽还是抽旧的。

“爹干啥呢?巡地?”

“看你哥几个有没有好好干活,村里雇的人也没那么快来,还是得自家干,能干多少干多少。”

即便是老两口现在有钱,那也是一文钱分两半花。

苦了大半辈子的人,是不可能一下子全舍得享受,爹娘有时候还会天黑下地,在她看来是没苦硬吃,还被老娘教训丢了优良传统,当然她要好一点,老娘是絮叨点,但对几个哥哥那是当成老黄牛一样使唤。

“现在家里条件好了,天天有肉吃,你几个哥哥干的活还比以前少,对得起吃下去的肉吗?”

老娘平等的剥削几个哥哥,几个哥哥也习惯了被老娘剥削,李月也就不管了。

萧家的地,萧阳也是省吃俭用类型,他若是抽空回来也是地头忙活,尽量不花钱请人,干起活来比几个哥哥还猛,惹得爹娘一个劲夸她有福气,男人赚钱还会干活,家里吃喝不愁。

李月无语的翻翻白眼,她还带孩子呢。

“你带啥孩子,人家能跑能跳,还都是你婆婆带的,萧晴也会帮你,对了,萧晴相中的那个咋回事?黄了?没看中?”

“最近出了远门,萧晴整天嚷嚷着他在外头吃不好,要去给人家做饭。”

李月默默给沈冰点蜡,萧晴那做饭水平真是又菜又爱玩,糟蹋多少粮食,都是喂给大黄,关键人家还毫不自知。

一家几口厨艺除了萧阳还过得去,萧母做饭也是熟了就行,所以他们一家几口还是经常拖家带口去麻烦嫂子,去李家蹭饭,还好大嫂喜欢做饭,厨艺越来越进步,李月还建议她可以进城去开店做厨子。

大嫂忙摆手:“家里离不开,我也不想离家,你哥他们就吃惯我做的菜。”

李月也不再劝说大嫂。

家中最有事业心的小辈是春苗和秋妮,两人甚至打算把豆腐工坊开到城里。

大嫂二嫂劝她们不要搞那么大,为此还吵过好几顿,最后还是张翠萍发话,小孩子喜欢折腾就让她们折腾,年纪轻轻不折腾,难不成等年纪大了再折腾。

几个孩子噔噔噔计划着进城闯事业。

王恩义在村里呆了一段时间干脆和赵麦冬一块给孩子们当夫子,这也是李天首肯的,至于那人品嘛,教做人还是得赵麦冬来。

“姑,姑,我看有人鬼鬼祟祟进作坊。”

村溜子冬丫噔噔小跑过来,她爱吃,村里每家东西高低都要尝个滋味品鉴一番,正逛吃的时候看到有人进作坊,赶紧过来给李月打小报告。

李月摸摸她的脑袋:“很好,冬丫小朋友,继续汇报。到时候奖励糖醋大猪肘子。”

冬丫嘶溜一下口水流了下来,拉着李好几个去作坊那边玩跳皮绳。

大人在作坊出现会打草惊蛇,小孩子不会惹怀疑。

冬丫和李好几个开始玩跳皮绳,是李月教的,还唱起她教的顺口溜:“小皮球,香蕉梨,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这首童谣也是有特殊意义的暗号,寻常人还真不知道,只当是随口编的。

孩子们跳的满头是汗,在作坊门口,堵的偷偷溜进作坊的人汗流浃背,这些熊孩子怎么还不走。

等差不多,冬丫咧着小嘴对着李月打眼色,和孩子们开始踢起球。

躲在作坊里的人:?这些死孩子没完了,村里那么大,没地方玩了?

踢球踢得孩子们欢呼哇哇叫,冬丫一个失误球飞进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