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那点地,我自己就能干,不需要花钱请人,不用考虑我家。”

“娘,我不能,咱花钱请人吧。”

钱金宝听说可以请人,他巴不得不用种地。

第446章 报名

钱母拗不过自家儿子,最后咬牙跟在村里人后头让预留一个名额。

翌日一早来村里报名种地进作坊的人从村头的石碑排到村中央,三五成群的妇人包着头巾,手挽着手过来。

她们身上的衣服大部分都是打着补丁,浆洗的干干净净,这已经算是最体面的一件衣服,生怕东家因为自己拖拉埋汰不要自己。

来之前很多人还特意洗手洗脸,也算是给东家一个好印象。

作坊今天停工一天,村里负责招聘的李月和张翠萍选了二十个人专门负责这块。

她们统一工作服,昂首挺胸,身姿挺拔,穿梭在人群中显眼的很,可把这些妇人羡慕坏了,对比自己就畏畏缩缩,佝偻着背生怕背别人注意到。

汉子们倒没妇人们那么细致,都是来干粗活的,觉得自己有一把子好力气,为彰显自己的肌肉,有些还故意露出来胳膊,希望东家能要自己。

大家先行报名,不会写字,符合报名条件的一波,不符合的又是一波,将将符合的一波。

过来报名的有的自带水囊和干粮,离家远就不用来回奔波。

众人七嘴八舌:“你们真的包吃?”

“我家离得远也能干吗?”

有些汉子平时农闲的时候也会进城去务工,对这些事情也算熟悉。

他们面上装的淡定,但搓着手紧张的冒汗还是能暴露内心的紧张。

悄默默数了下自己的竞争对手,今天来人这么多,会不会不要自己。

大老远跑过来又是折腾一天功夫。

有些汉子沮丧的叹气,想走又想着搏一搏,万一要自己呢。

平日里那些大户人家说话趾高气昂的,他们害怕不敢问,但李家村的明显要比那些人和善的多,心里有好奇的也跟着追问,希望能了解的多点。

大家不怕吃苦,就怕吃苦赚的钱不能拿到手。

这个年代也是有拖欠工钱的,他们有些人家胆子小不敢去闹,只能咬牙等着过年支取或者东家一拖再拖。

李家村干活结的是现钱,干完活检查没问题就给,钱少点也乐意跑过来,打听才知也不少。

来的人多,问话的人这里问一句,那里问一句,场面乱哄哄的,然后一个时辰最后报名的也就十来个人,其他人不敢贸贸然报名,稀里糊涂啥都不懂。

李天眼瞅着这天都快晌午,肚子饿的咕噜噜叫唤一点成效都没有找到自家闺女。

“我觉得咱们是不是要先开个简单的小会,这些报名的人集合在一起,提出来的疑惑尽量全都告诉大家伙。”

不识字自然不会认招工启事,啥都问问问,同样的问题问了有十几个人问,问的人迷迷瞪瞪,被问的人一脸烦躁,一点成效都没有。

她从空间里拿出大喇叭,借来老爹的铜锣,铛铛铛敲得震天响,乱糟糟的人这才停下来全都探头探脑望向这边。

“下面,针对大家问题,我们进行简单发言,大家听清楚后再报名,报名后不打算干的也赶紧把你报名表拿回去。”

大家手里捏着所谓的报名表,上面小蚂蚁似的字,两眼一抹黑全都不认识但又怕别人小瞧,谁都不敢表露出来。

李月站在村里中央高处举着大喇叭,清脆的声音从喇叭里出来四面八方分散。

这些人好奇瞅着她手里的东西。

长得奇奇怪怪和唢呐差不多,但比唢呐要短口子更大,头子是圆圆的和喇叭花一样,那壳子是从没见过的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