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那要么是绝户要么就是疼爱闺女怕受委屈的那种。
李家村人听后沉默了,赵夫子真是路上都能捡个媳妇,不过这入赘?
他们打量对面这姑娘,长得是挺不错,可惜瞧着就病弱的身子骨并不好,风一吹就倒的样子,娶媳妇还是得娶壮实的,好生养才行。
大家看赵麦冬也不大乐意的样子摆摆手,都不用赵郎中开口,主动替他拒绝:“不行,不行,你妹妹瞧着就不能生养,我们赵夫子可是咱们村顶顶有学问的人,我们村得要吃苦能干活的姑娘,你妹子不行,再说了,我们赵夫子救了你们妹子,又不是故意的,你们咋能恩将仇报。”
赵麦冬觉得也不必如此伤害人家姑娘,还没容他开口,接受到赵郎中的眼神就没再搭话。
这一口一个不能生养,那姑娘毕竟脸皮薄,羞愤的哭着离开,姑娘的哥哥们一个去追着哄自家妹妹,其余留下来怒目圆瞪李家村的人。
李家村的人也不是吃素的,听说赵夫子都是京城人士,乡下姑娘哪里配得上他,这是原则。
“这是意外,我们没问你们要感谢礼也就罢了,怎么能强人所难。”
对方见周围围的人越来越多,对自己妹子名声有影响,只能捏捏拳头愤愤指着赵麦冬和李家村人然后走了。
见人走远,赵麦冬也松口气。
村里人见人走远,打趣赵麦冬长得俊就是好,走在路上媳妇都送上门。
赵郎中上下打量自家侄儿啧啧两声。
今天出来一趟半喜半忧,至于那剩下的人参下次再说,还要再跑一趟够烦的。
几人人参没有全卖出去,饭是要吃的,买了几个馒头蹲坐在一脚,李月几人竖着耳朵听旁边茶摊讲人来人往的八卦。
倏地,杜霜指着前方给村里人挤眼睛。
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一个高大的男子那身高起码有一米九,金发碧眼。
不光他们在看,茶摊上的人也对这人指指点点。
“这人怎么长得和咱们不一样?是鞑子?”
旁边的人摇摇头:“鞑子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