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第二天的时候,他早起叫杜燕和家中儿子收拾收拾跟着一起去李家村。

说实在话,这个村子刚来的时候他还没什么感情,来了十多天他也从孙女口中了解这个村子,孙女暗恋人家村长女婿也没上门来讨说法四处宣扬出去,这让杜寨主不禁高看一眼。

后来从早晚他们建房开荒,男女老少都没闲着,渐渐觉得这两个村子还是很勤快的,直到打到两头野猪。

他不得不审视这两个村子,太特别了,别说是其他村就是清明寨,都没那么齐心协力,有勇有谋,若是打到猪,分猪肉都能相互争吵一番。

如今听说他们还有先生,这么艰辛的条件下没有笔墨纸砚还用功读书。

这个活过半百的老人越发审视这个村。

和他们周围这些村子当真不一样,仿佛平静的水面丢下来一颗石头掀起涟漪,动静缓慢但证明曾经来过。

那个村长为人瞧着大大咧咧没什么心思,但考虑事情要比他们长远。

就拿读书一事来说,普通人能靠读书翻身,他们一辈子困在这些山里压根没有机会读书见识外面的世界,什么四书五经,听都没听过,能认识自己的名字已经算是了不得的人物。

李天大早晨听娃儿们读书,神清气爽,干活也卖力,脸上噙着笑,村里人就说杜寨主来了。

他搓了搓手,锄头插在地里,好奇望着杜寨主过来的方向。

大清早有啥事找自己,还穿着他们自己的服饰,怪隆重的。

清明寨有自己的民族服饰,这是杜燕来玩的时候说的,只有成亲那些重要场合才会穿。

他眯起眼睛,脸上带笑,客气寒暄:“杜寨主这大清早是什么喜事?”

为何说是喜事,这个先前难得一见的小老头都是板着脸,今天难得笑起来

“李村长早,胡村长早。”

胡老爹也爽朗笑起来,大嗓门说话声都能传二里地。

大老远李月她们都好奇杜寨主怎么过来了。

随后就听到胡老爹爽朗的笑声。

“这事情我们做不得主,您可以问问赵夫子。”

提到赵夫子,李月隐隐约约猜到是什么事。

随后他们领着杜寨主几人去找还在教书的赵豆苗。

赵豆苗倒是无所谓,赶一头羊是赶,赶一群也是赶,赶两群还是赶。

“可以。只要孩子们愿意来就成。”

杜寨主的为人也不是喜欢占人便宜的,李家村如何交束脩,他们也交同样的束脩,听说束脩只是给点粮食不用给钱也暗暗松口气。

读书可是很费银子,他们也是没钱请不起夫子,不然也不至于寨子里这些年没有夫子,外人也是不愿意上门的,实在是过于偏远。

临走的时候杜寨主,抓住她老爹是手,晃得那叫情真意切,眼眶都是红的。

原本挺直腰板的小老头,这次佝偻着身子瞧着怪可怜的。

翌日一早清明寨的孩子们早早就被家里大人赶过来,身上还背着干粮和黑板那些。

第143章 吃饺子

李家村的日子平平淡淡,然而王恩义的日子算是过得上惊心动魄。

经过一番波折,他总算跟着李家人进了京。

每日他要做的事是伺候好岳父和李清云,一到京城王家其他人就被他岳父以这那借口分散开。

王家其他人进京后压根没落脚点,只能凭借户籍去附近的城镇落户,新到的那些村庄哪里像以前那些。

以前在老家大家都一样贫穷,到了京城,即便是京城外围一圈的人也自诩高贵,压根看不上这些外地来的土包子,泥腿子。

王老婆子年纪大一番折腾,终究是折腾遭受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