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子里其他年纪大的人,哈哈大笑。

新来的这伙胆小鬼。

杜寨主领着李天在寨子里晃悠,径直走到山脚下这才开口。

“村里其他地方没空地给你们盖房子,所以你们以后就留在这吧,地方够大,应该够你们居住,如果你们有其他想法也可以说。”

李月打量一下,山脚下这块地杂草凌乱,寨子里也没人在这边种地,和村里人先前想象的良田百亩那是差的天与地。

土地地质松散,唯一的好处离山脚下的小溪沟比较近,若是以后用水浇地也方便。

寨子里的房子,全都是石头垒的,有些是建在树上和他们老家的房子完全不一样。

李天想到房子就犯了愁,冲杜寨主谦虚询问:“寨主,我想问,这房子的土胚,你们是怎么来的?”

买是买不起,只能另辟蹊径。

杜寨主指了指这延绵不绝的高山,竟在不言中。

李天一噎,杜寨主借口还有其他事,然后拄着拐杖走了。

李家村和胡家村的人被晾在这边一瞬间有些尴尬,最后李天清清嗓子。

“咱们外来的,不受欢迎是正常,咱们有地方落脚就成,日久见人心,以后就晓得了,咱们先暂时搭个落脚点,房子慢慢盖。”

李天身为一村村长,他有时候起着鼓动人心的作用,尽量给村民们好的一面。

“村长你想好怎么盖房子里,咱们是盖石头房子还是木头房子?”

“对啊,还有咱们的地咋说?”

杜寨主既然同意把山脚下这片全给李家村和胡家村那样由两个村自行协商。

反正这些地,瞧着也都一样烂,没什么良田荒田的,干脆每家每户抓阄决定,哪里是哪里。

“地这事先过两天再商议,咱们先搭个简易居住地点,慢慢来,一口吃不成胖子。”

村民们想想也是。

简易居住地点搭建就是搭个大帐篷,和逃荒的时候一样,但还要预防下雨,村里打算合在一起搭两个大的,男女分开居住。

一想到那个群居画面,李月整个感觉都不好了,大家同吃同住,那味道都可以想象有多浓郁,还好现在天气渐渐转秋凉快些。

抵达清明寨是大清早,现在正午时分,李天同意大家先歇息,吃完饭开工干活,争取晚上能有窝脚地方休息。

午餐要吃饱,吃饱才有力气干活。

好久没吃豆腐,李月从空间里拿出一斤豆腐递给老娘,还有豆芽。

家里剩下的鱼,张翠萍一股脑让儿媳妇全做了,午饭鱼头豆腐汤。

鱼放油锅煎一下,鱼香味肆意。

鱼头豆腐汤撒些附近挖的野菜。

李月带着闺女在附近转悠的时候发现有香椿。

其他村里人见状也一股脑上前,好家伙,这么一大丛香椿林都要被薅秃了。

香椿炒鸡蛋,拌香椿都好吃。

香椿呛一下,一小部分拌香椿,一小部分炒鸡蛋吃。

孩子们拍着小手,有鸡蛋吃就满足。

村里人好奇李家哪里来的鸡蛋。

张翠萍和李月胡乱找个借口就忽悠过去了。

“李月你家鸡蛋有多的吗?你看看我家有啥可以和你换鸡蛋的。”

村里一个老嬷嬷笑眯眯问着李月,想拿她家东西换个鸡蛋给小孙子补补。

李月也不是无偿的,老嬷嬷鞋垫做的特别好,针脚密实。

“阿嬷,你拿两双鞋垫我给你一个鸡蛋可成?”

老嬷嬷满口答应,鞋垫都是碎布头随便纳的不值啥钱,她儿媳妇笑着跑回家拿了两双鞋垫过来,然后老嬷嬷拿着一个鸡蛋喜滋滋回家煮给小孙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