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民安城过来的,进城费要五十文一人,我们没舍得从旁边的山上翻过来的,如果这边进城费也负担不起,我们也要绕路了。"

李月冲着流民道谢然后返回村里告诉大家伙接下来的情况。

村里人为了买粮能花的钱花的差不多,剩下的最后一点留着到岭南的时候安家落户。

走到傍晚的时候紧赶慢赶,总算到了城门口。

城门口排着很长的队伍,全是流民。

李月觉得情况不妙,她们行李太多,万一流民一拥而上她们可招架不住。

李大壮从前头打听回来进城费五十文,出城也要交钱,众人眼角抽搐。

这些个当官的就是周扒皮。

“这些守卫说了,进了城能保证安全,蛮子也不会打过来 ,城内有精锐部队驻扎。”

村里人也不指望这些精锐部队保护,她们眼下穷的兜里比锭还干净。

和先前那伙流民想法一样,绕路呗,穷人的时间最不值钱,有的是精力。

路过这群的时候的时候,有眼尖的流民看她们满满当当东西还以为是镖队,纷纷拿破碗啥的挤过来。

“老爷,夫人赏点吃的吧,咱们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

有个妇人哭着跪倒在李家村人的板车前,头都快磕出血,小孩子奄奄一息。

村里有好心的大娘想丢一小块芋头过去,被自家男人狠狠一骂。

她一缩手发现周围的人虎视眈眈望过来,庆幸被自家男人叫住,不然这群人定要生吞活剥她们。

有人靠近,李家村不管男女全都拿着武器目露凶光。

这些流民看到亮蹭蹭的工具,止住想上前的冲动。

舆图显示,若是绕过这座城有两条方案,一是走大路,得需要一个月时间,因为绕很大一圈要返回。

二是翻山。

继续走了一天走到山前,村里人傻眼。

“村长,咱们这山是非翻不可吗?”

他们刚囤的粮食,那么多咋运上山。

“行了,不翻也没办法,甭矫情,家家户户撑死了粮食都没五六十斤的,几个人分分,行的。”

李天猛吸一口旱烟吞云吐雾,芋头和鱼绳子全都穿在车把手上。

李月给家里人打气。

“多背些,晚上咱们吃肉!”

小孩子们也没闲着,小背篓也塞的满满当当。

板车这种大件拖拽上山那样就一样东西都不能放。

上山也不能继续骑车,李月将自行车给她老娘推着,她拿把镰刀跟在村里人后头镰刀开路。

路的位置刚好够一个人加一辆板车。

家家户户可舍不得丢掉这破板车,村里连个牲口都没有,运货全靠这破板车。

路边的草堆都被赶路的人压平,沿途的野菜也被薅得一干二净,寸草不生。

砍路倒也不大费劲,有原先底子在。

上山的路可比在平地上累。

走了一个时辰,村里人嚷嚷着实在走不动。

“村长,歇会儿再走呗。”

“是呀!好累呀!”

李天敲了敲许久未敲的铜锣。

他自己也累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上。

山上的石头经过一天晒烤,坐上去屁股烫的疼。

李月刚坐下嗖得站起来。

摸了摸自行车屁股垫,烫的不行。

“天,我咋感觉这山上比山下还要热。”

想坐又不敢坐,腿疼的不行,无奈扯了几片树叶垫在屁股底下,顾不得有虫子一屁股坐在地上。

板车怕滑山下,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