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静姝笑着啐了他一口,也不小气,给了他十块,让他去买棉鞋。

江墨白笑呵呵地收了,果真买了一双新棉鞋他原来的那双已经漏脚趾了,缝都缝不住。

不仅买了鞋,还买了点肉和鸡蛋。

“吃点好的补补,这么辛苦,我怕你熬不住。”

沈静姝低头含笑:“不辛苦,比之前在纺织厂干轻松多了。”

这倒不是假话。

别看晚上点灯熬油的,但她心里畅快,浑身都是干劲儿,一点也不累。

等吃完了饭,依旧是借用供销社的缝纫机和灯光。

她熬红了眼睛,参照笔记本上的设计,又做出了三件风格各异的女装:一件浅杏色的改良小袄,掐腰设计,领口缀着同色系的珍珠扣;一件墨绿色的中长款外套,线条利落,袖口做了翻边设计;还有一件是给聪聪做的,藏蓝色灯芯绒小外套,胸口绣了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熊。

这次,她没有犹豫,直接在针线柜组旁边支起了一个小小的“临时专柜”,把三件衣服都挂了出来。

大大方方写上“新款自制,价格面议”的小纸牌。

有了之前那件藏青棉袍的口碑,这次吸引的目光更多了。

“哎呀,这杏色的小袄真秀气!比百货大楼的还好看!”

“这墨绿的外套样式真精神,适合上班穿!”

“这小熊外套太可爱了!同志,有再大点的吗?给我家小子也做一件!”

询问、试穿、议价……沈静姝忙得脚不沾地!

脸上却洋溢着许久未见的、发自内心的光彩。

她的定价依旧不低。

哪怕款式新颖独特,做工扎实,还是少不了需要讨价还价,但总归是有的赚的。

浅杏小袄被一位年轻的女教师买走,墨绿外套被一位机关女干部相中。

至于聪聪的小外套,只是摆个样,就有两个顾客要带孩子来量身定做了。

这么辛辛苦苦忙忙碌碌的一个月,月底一算账,刨去买布料的成本和象征性地交给供销社一点“摊位费”,沈静姝惊喜地发现,光是这额外卖衣服的收入,纯利润竟然有四十多块!

这几乎是她供销社工资的三倍!

江墨白看着她兴奋地数着那些皱巴巴却意义非凡的钞票,也跟着高兴。

但眼底深处却藏着一抹挥之不去的忧虑。

“静姝,生意是好,但……”江墨白斟酌着开口,“这算不算‘投机倒把’?

政策上允不允许个人这样卖东西?供销社那边……赵主任虽然现在睁只眼闭只眼,万一有人眼红去举报……”

沈静姝数钱的手顿住了。

江墨白的担忧像一盆冷水,浇灭了她一部分喜悦。

她何尝不知道其中的风险?

不说远的,就是去年,街上还能有看到带红袖章的巡逻,看见有人做小买卖,当场就把东西扣下了。

眼下虽然管的不那么宽了,可毕竟政策模糊不清,“投机倒把”的帽子随时可能扣下来。

她想起大字报上的污名,想起那些鄙夷的目光,心头蒙上一层阴影。

第二十六章 向她道歉!

“我知道有风险。”

沈静姝抬起头,眼神却异常坚定,“可这是我能想到的,唯一能让聪聪过得好一点、能让他将来有书读的路子了!

我很小心的,三五天才卖一件,而且供销社几个同事人都很不错,我会跟她们打好关系……”

她的声音越来越低。

江墨白看着她眼中的光,不忍再泼冷水,只能点点头,叮嘱道:“千万小心。别太累着自己。”

这天,沈静姝抽空去了一趟市里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