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2 / 2)

话题又回来了,总之,河北道与中央就长期处于一个极度「微妙」的平衡状态,这个平衡,是决不能轻易就去打破的。

先帝深知不能由着他们这样下去,因此直接分封了六个兄弟到河北道。

基于大汉因郡国并存而导致了七国之乱,大雍吸收了相对应的教训,大雍的王爷都是「虚封」,而不「实封」。

所谓的虚封,就是王爷们空有封号与爵位荣耀,而无土地和人口实力。

先帝或许早就料想到了,处理了皇室内部的兄弟们,令王爷无兵无马,构不威胁,但节度使势大,日久必然也会成为隐患。

因此,先帝做了一个违背祖训的决定,他着重盯紧了河朔三镇,分封了六个兄弟去那边,这个分封,是「实封」!

这六位王爷就番河北道那片地,是背负着历史使命的,他们一面要监督节度使,一面也要威慑三镇士族,必要时,或许可将河朔三镇内部分而划之。

沧王,就是那六个王爷之一。

沧,指的就是河北治清池县。

******

正是有先帝的「大方慷慨」在前,永明帝才不能表现得太过苛刻,因而也给自己的兄弟实封,比如:之前作乱的淮安王。

但是很显然,湛兮他姐夫要小气一些。

沧王的含金量可比淮安王高多了,沧王是一字并肩王。

又因就番河北道后,连娶两位侧妃,皆为河北道当地士族贵女,沧王很是为大雍中央与河北道的紧张氛围给马杀鸡了一番,双方都松快了不少。

沧王的功绩便是他夹在大雍中央与河北道之间,不断地缓和双方矛盾,因而河北道这个反骨仔也没继续冲中央叫嚣,中央也没去河北道犁地。

维持一方的稳定与和平,就是一个人最大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