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镧并不知道湛兮又在心里腹诽他曾经那「为小寡妇暖被窝」的慈善工程,心思还落在正事上。
便与湛兮继续说:「除此之外,吐蕃更是野心勃勃地对着吐谷浑等西域通道要塞之地垂涎三尺……」
「你说的是。」湛兮说。
实际上,不只是吐蕃会对某些重要的军事、经济要塞之地垂涎三尺,准确地说,应当是这世间所有、任何强劲势力,都会对周遭的这些要塞之地虎视眈眈。
杨镧说:「说起来,此事是大雍与吐蕃无法化解的矛盾,哪怕是公主下嫁,也只会缓解,而不会消失……」
「而今之势,松州之战我大雍必胜,器宗农赞此人颇有一番城府,故而我猜测他只会试探我大雍的虚实,顺便靠着与大雍作战令吐蕃声誉更上一层楼……他绝不会与大雍生死大战,伤及根本,他会在合适的时机向大雍低头,故而大雍下嫁公主也是必然。」
******
湛兮沉默地支颐着,看着眼前这个沉着冷静的男人,口中一句一句地叙说着,即将要发生的天下大事。
有时候,湛兮偶尔会想,要不是他杨镧已经有婚约在身,他都很乐意给这家伙做做媒,让他杨氏也能尚公主。
没谁能看透湛兮在想什么,杨镧也不能。故而杨镧不知道湛兮脑子里如脱了僵的野马一样天马行空,他看湛兮默然不语,一副思考的模样,还以为湛兮是真的在脑子里构思将来的事态发展。
于是,杨镧再接再厉道:「吐谷浑等地是我大雍的西域通道要塞,这个矛盾会暂时因为公主下嫁而缓和,但不会消失。将来一旦大雍呈现颓势,若是公主力有不逮,想必吐蕃必然就会对吐谷浑下手。」
湛兮颔首,没有否认杨镧的猜测,实际上也并没有什么好否认的,杨镧说的是他的猜测,同时,也是原剧本中的既定历史事实。
这个历史事实就是,善水公主早逝,承善公主接替这个历史使命远嫁吐蕃,吐蕃确实在器宗农赞的统治期间对大雍俯首称臣,大雍与吐蕃与吐谷浑的交界地,和平了近百年。
但器宗农赞和承善公主先后逝世后,大雍的皇帝已经变成了小太子那不成器的儿子,大雍国势呈现明显颓势。
接任的吐蕃王却是个励精图治的主,对方不再对大雍俯首帖耳,甚至根本不听大雍皇帝的诏令,更是在大雍猝不及防之下,攻克吐谷浑,夺走了大雍的西域通道。
大雍的统治在那时候,就摇摇欲坠了。
******
杨镧与湛兮说,从前公主下嫁外邦,必然携带无数文明的火种--技艺高超的工匠、农作物的种子、先进的医书、先进的中央管理官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