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2 / 2)

,每日都会向母亲请安,比起他那一群儿子,他见李问真的次数更多。

而且,李问真是他的侄子,不是那群生下来就注定威胁他皇位的儿子,又怜惜这个孩子的命格和遭遇,先帝自然是对李问真甚是厚爱。

太子觉得,先帝对李问真的宠爱是真的,李问真对先帝的报答也是真的。

因为先帝最初并没有要李问真走上那样一条路的意思,那种路……不是给无子孙后代的太监准备的,就是给那等无后台无背景的、甚至是罪臣之后等等容易选拔为有能力的「孤臣」的人准备的。

那不是宗室该走的路,更何况李问真还是炙手可热的楚王世子。

李问真是自己走上那条路的。

太子从广平侯的口中知道,在李问真九岁那一年,有人胆敢劫法场,消息传达皇宫的时候,李问真主动请缨,先帝起先,或许只是给他出宫去玩的机会。

但最后,李问真提着几颗血淋淋的人头,兴尽而归。

上一代广平侯是如此形容那时候的场景的--「似衔骨而归之犬。」

旁人或许理解不了李问真为什么非要走那样一条遍布荆棘的血腥之路,但太子能理解,或许在李问真看来,走上那条路,就是给了先帝最大的帮助,为他分担了最大的忧虑,那是他能做出的,最好的报答。

就像……

如果曹国舅有需要的话,他也可以去做……

很多、很多,旁人理解不了的事情。

而先帝,倘若他只是把侄子当刀的话,何必还要费尽心思为李问真扫清障碍,送他离开。

想要李问真的性命的人太多了,可多年以来,他们毫无线索,谁又知道先帝为此筹谋了多少。

若是换了孤的话,太子垂下了眼眸,一把他不在乎的刀,胆敢提出要离开,那便是背主!

他会直接折了这不听话的刀!

不听话的狗,当杀!不听话的刀,当断!

******

太子最终也没有回答湛兮的话,他只是以一种不符合如今的年龄的,格外深沉又复杂的眼神,静静地看了湛兮一眼。

可只是这一眼,就已经足以让湛兮明白他的心思了。

湛兮叹息了一声,将太子也搂进了怀里:「好了,不说这些过去式的人物了,你们快睡,再不睡觉,天都要亮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