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公颜于杰抖了抖面上的胡须,沉吟良久道:“陛下,老臣以为翰林修编的话有理,此事还得从长计议。以老臣所见,需要派遣钦差大臣去彻查此事,再做决断。”
赵淮微微眯起俊目,盯着毕恭毕敬的镇国公,出声温和道:“镇国公所言有理,那以镇国公所见,派谁去比较合适?”
镇国公暗暗思忖,江南此事引起陛下这么大的震动,可见高度重视此事,若是能办好,必然能入陛下法眼,平步青云不在话下。
再者,江南若是砍下去这一批官员,那必定会出来许多空缺,若是能抓紧这个机会安插心腹,可真是一劳永逸的好事一桩,可这事不能交给平时太过疏远的人,过于心腹的又太过显眼,引起陛下猜忌可不好,思及至此,镇国公沉吟道:“此人选干系重大,老臣不敢妄断。”
一直侧耳聆听的兴平候也同样明白这事若是办好,可是有天大的好处,但是事有利弊,若是办不好,不但项上人头难保,怕是再也不会得到重用了。
此事必须要争上一争,但是怎么争,用谁争的确不好办,又忍不住细细思量起来,把脑子里的所有可用之人过了一遍,最好还得有把柄在手……
君臣一番商议到近晌午还是没有结果,最后陛下大怒,最后定为明日再议,那些举足轻重的栋梁之臣都松了一口气,有一日的周旋时间,这事儿就多上几分把握了。
御书房
赵淮看着面前的赵泺,喜怒难辨,良久才开口说道:“今日朝堂,你一言不发,可是心中已有章法?”
赵泺揖了一礼,说道:“皇兄慧眼如炬,臣弟心中确实有些想法,这就如实相告。以陛下的慧眼,早已知道这件事关系重大,只是这个人选定谁成了问题,臣弟以为那位翰林修编就不错,布衣出身,定会清正廉洁,而且他在朝中无依无靠,若是陛下给他庇护,他一定会心向陛下,忠心不二。”
赵淮目光如炬,略一思索说道:“你说的确实不错,但是,此事翰林修编不合适,正如你所说,他在朝中无依无靠,就算朕给他三分薄面,到了江南,那些地方官员未必领情,二则,翰林修编一介书生,对官场还不够练达,怕是会被那些老奸巨猾所蒙蔽,一无所获。”
第9章 帝后同寝不同心
赵泺心中心思急转,朝堂瞬息万变,确实不是翰林修编一介书生能体会的,忍不住敛眉考量起来,这一次看陛下的意思,自己得亲自出马了,想到这便躬身行礼,说道:“皇兄若有需要,臣弟定会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赵淮看南阳王领会自己的意思,心中欣赏不已,点点头赞叹道:“你一片衷心,朕了然于心,不过这一次你出行的名头是去景德镇寻找传说中的玉汝窑,你可要记清楚,一定要为朕带回来玉汝美瓷,到时朕,重重有赏。”
赵泺重重跪下,斩钉截铁道:“臣弟定不辱使命!”
赵淮点了点头想道,暗访是必须要的,不过明面上嘛还得再选一个人,朝中势力众多,总得给他们树个靶子,狗咬狗才有意思。
宁阳王府
书房内,一众幕僚战战兢兢,盯着地上的白底蓝花釉茶盏的碎片,更是大气不敢出一声。
坐在书房正上方的赵沱面色阴沉,一扫外人面前漫不经心的模样,此时桃花眼如深海般阴沉,这江南知府钱毕焱本是花了一番工夫的棋子,到头来却敢欺上瞒下,中饱私囊,最重要的居然还有刁民不要命的跑到京城告状,沉默良久,阴测测地说道:“既然江南知府钱毕焱不想干了,那就给本王料理干净了,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连本王的钱都敢贪,不想要他的狗命了!”
一众幕僚这才俯首称是,心中松了一口气,这钱毕焱已成弃子,一定要好好表现,江南知府这块肥肉还不知道落到谁的口里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