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王治立下的头功,宫里头很快来了旨意。
太后对王治大加赞赏,顺带也提及了孙微的功劳。
孙微跟太后打了两辈子的交道,深知这顺带提及十分不易,已经算是一番认可,不能奢求更多了。
这些都在孙微的预料之内。
王治的胜利虽然不过是千余人的小打小闹,但只要冠上王氏二字,无论如何庆贺都不为过。
不过,教孙微意外的是,王治因此得了个监军的头衔,监三吴战事。
看来王磡心知肚明,王治虽然拿了头功,但这点功绩上不得台面。
待宣了旨,那内侍笑盈盈地上前来,对孙微问候:“太后惦记着王妃,不知王妃近来是否安好?吃穿用度是否称心?”
孙微谦恭地答道:“劳太后挂念,妾一切安好。还请内侍替妾给太后问安。”
说罢,她让阿茹给内侍奉上赏赐。
“是,小人一定将王妃的意思带到。”内侍笑盈盈地说,“除此以外,太后还有一句话,令小人转告王妃。”
“内侍请讲。”
“太后说,王监军当此重任,还是头一回,还请王妃多多照拂。王妃之所求,待回宫以后,一切好说。”
孙微笑了笑。
太后虽是司马家的太后,但到底是出身王氏,事事都站在王磡父子这边。不过这话里的意思,倒是对孙微的本事颇有认可,这对孙微是有好处的。
“妾不过是一介妇人,何来照拂监军一说?妾不敢当。”
“王妃实在是过谦了。”内侍道,“小人不过替太后传话,如今话带到了,小人告退。”
孙微莞尔,令人招待内侍去用膳。
王家也来了些人,是王磡派来辅佐王治的。其中一人引起了孙微的注意。
那是个年轻的文士,看形容举止,当是王磡府上的幕僚。
此人,孙微从未见过,看了他几眼,留了个心。
“就王治那点功劳也能当监军?”回到屋里,阿茹嗤之以鼻,“旁人果真说的不错,姓王的果然要大过天去。”
孙微没说话。
这任命颇有深意。
思索片刻,她道:“监军虽不能代将军发号施令,却能阻挠将军发号施令。而且,有了这头衔,王治就不必裹足于吴郡地界。”
阿茹面露诧异,问:“太后和王磡到底想做什么?”
孙微徐徐道:“既然太后说了要我帮忙,那就没有瞒着我的道理。想来,很快就会知道了。”
果不其然,次日,待使节离开后,王治便道,有事与孙微商议。
第一百八十二章 叮嘱
二人在置酒的亭中坐下。孙微看一眼王治身后,昨日那年轻文士一直站着。
“这位郎君,妾从未见过。”孙微道。
王治道:“这位是我府上的门客,姓李,单名一个陌字,他文采了得,日后他就留在我身边做事。”
李陌上前向孙微做礼:“在下李陌,见过王妃。”
孙微知道这行军打仗的时候,什么文采都不是紧要的。这李陌能跟在王治身边,想来长处在于出谋划策。
“原来是先生。”她微笑着对王治道:“妾听闻,天下智勇之士,莫不以入王氏幕府为容。府上果真人才济济。”
王治也笑了笑:“只可惜,我府上纵然能尽揽天下智士,也防不住王妃与世子里应外合,将我戏弄了一番。”
“哦?”孙微面不改色,“此话怎讲?”
“王妃曾卜算,说吴郡当有上万三仙教众来犯,为何最后只来了千余人?”
孙微听这话,便明白王治十有八九已经知晓了司马隽在临海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