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卜了一卦,让闾丘颜设法让桓熠知道。”
“王妃卜到了什么?”
孙微抬头看向天边的夜色,淡淡道:“他和王磡的死期。”
桓熠视王磡为宿敌。
上辈子,桓熠和王磡相斗,王磡显然是胜者。孙微虽然不知王磡的死期,但她清楚地知道桓熠的死期就在今年冬天,或者说就在兵败之时。
若桓熠还照着前世的办法下去,结局并无差别,他死了,王磡还活的好好的。
桓熠虽执拗,却不过是个看重生死的肉体凡胎。孙微只消告诉他,这场争斗,他死在了王磡前面,就足以让他动摇。
而他若想有朝一日收拾王磡,就需要一个逆天改命的办法。与司马隽结盟,就是摆在他眼前的上策。
王磡是司马隽路上的绊脚石,有朝一日总要除掉。就这点而言,司马隽和桓熠能坐到一起去。
“桓熠会相信么?”邓廉问,“毕竟世子与王磡沾亲带故,他如何不疑世子在背后捅他一刀?”
此事,孙微真心认为可行,但也并无十分把握。因为她从未见过桓熠,拿不准桓熠的脾性。不过她曾听桓安说过,南郡公对她的卜问之术颇是感兴趣,兴许有一线生机。
“若桓熠还尚清醒,应当知道这是最好的办法。”孙微道,“他的身体如何,骗得过别人,却骗不过他自己。他一旦与朝廷开战,便是旷日持久的大战,以他手中的兵马,首先的被拖垮的是他自己。他要是不打这仗,兴许还能多活几年,看到王磡垮台的那一天。”
第一百五十二章 桓熠
邓廉闻之疑惑:“可是大战一触即发,桓熠难道会立刻停手?”
孙微道:“桓熠并非犹豫之人,一旦说动,回头并非难事。”
邓廉想了想,颔首,又道:“可他若是执拗得全然听不进王妃的话呢?”
“那就再换别的法子,总之要拖到世子回来。”
桓熠没有让孙微等太久。
天还没亮,武昌县就传来消息,桓熠虽然围城,但并未动手。他抓个守城的士兵,让他给城中守将递了个信。
信上说,他要见豫章王继妃。
桓熠约在武昌县十里外的粮仓见面。
邓廉自不同意孙微前往,可他终究说不过孙微。
她若不去,桓熠必定攻打武昌,他们没必要陪着桓熠那疯子损兵折将。
“可若是王妃有个三长两短,臣如何向世子交代!”
“放心吧,”孙微宽慰道,“我自会跟世子解释,不会让邓司马为难。”
天亮后,邓廉带着二十亲卫和二百寻阳军士,护送孙微前往武昌,与桓熠见面。
双方约定了,将兵马留在一里外,只带少许护卫。
到了粮仓时,桓熠已经在里面等候。
与他同行的,还有闾丘颜。
桓熠身形高大挺拔,不过毕竟年近七旬,头发已经苍白。
他见孙微徐徐走来,打量着她,抚了抚胡须:“继妃好胆量,竟敢深入敌营。”
那声音虽沉稳,却缺了些中气。孙微想,关于他身体不好的那些传言,只怕不虚。
孙微向桓熠行了礼,道:“郡公过奖。妾实则胆小,奈何郡公好手段,妾不得已而为之。”
桓熠冷笑,也不多言,自在上首坐下来。
这粮仓已经搬空,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仓廪和公署,连值守的人也没有。
闾丘颜早已令人在公署里备下了案席,还有取暖的火盆,倒像在自己家一样自在。
桓熠道:“昨夜,老夫麾下将士已经将武昌县团团围住,只消一声令下,便可改旗易帜。可寻阳方向忽然来了个信使,被老夫的斥候抓了